【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為推廣國產材利用及國土生態綠色網絡,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學系合作,在口湖鄉成龍濕地以國產材搭建適合沿海濕地環境的木構築「觀海亭」,今天(8日)舉行啟用揭牌活動。
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雲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老師蘇明修、考工記工程顧問公司主持人洪育成等專家學者、木材加工業者、NGO團體、社區民眾等30多人,在國產材涼亭伴著海風,共同分享及討論未來對於國產材利用、濕地保育及永續生態發展願景。
李分署長表示,本次木構築涼亭原料,由南投分署提供來自南投縣信義鄉國產柳杉及闊葉樹的疏伐木,透過專業建築師及雲科大設計團隊,將具節能、減碳及低耗能的永續材料,在相對嚴苛的環境上設計出適合在地的木構築涼亭。
整個組裝搭建過程都由學生、在地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未來可提供當地遊客、社區居民休憩交流空間,社區居民在進行生態導覽時,也能介紹他們所參與搭建的國產材木構築。
這次計畫將來自山區的國產材和海岸濕地緊緊扣合在一起,象徵國土綠網各軸線緊密結合,守護台灣生態永續發展。
李分署長說,成龍濕地是臺灣西南沿海重要的濕地生態地景,也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規劃國土生態綠色網絡「沿海生態軸」重要區塊,成龍社區長期與成龍濕地共生共存,社區居民在推動濕地生態保育上扮演非常重要角色。
本次與雲科大建築及室內設計系合作「低碳木構築空間示範計畫」,就特別擇定成龍社區做為國產材木構空間的落腳場域,除希望藉此推廣國產材利用,更期盼能將林業保育署國土綠網政策,持續拓展到臺灣西南沿海區域。
計畫統籌雲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老師蘇明修表示,為呼應2050年淨零排碳政策,以及國產木材的推廣,雲科大與南投分署合作,結合社區居民、專家業者及學生共同搭起「觀海亭」,除符合社區需求,同時以國產材做示範,傳遞低碳觀念。
蘇老師說,該系以建築設計課導入節能減碳木構空間設計,將環境藝術節以觀賞為主的裝置藝術,進一步導向具使用功能的建築空間,一方面培養愛木的設計師種子,一方面探求回應沿海地區嚴酷的氣候挑戰下,建築的可能解答。
在長達1年的計畫執行過程,該系邀請國內木構建築先驅洪育成老師擔任設計指導,張潤文老師為結構顧問,帶領學生以濕地為基地進行遊客服務中心、社區圖書館等內容的建築設計提案,這些作品在校內外展覽受到許多好評。
接著,雲科大師生選擇優秀作品的局部設計為觀海涼亭,在社區提供場地,南投分署的國產闊葉木材支援下,委由福樟實業公司製材,並結合學生及社區志工協同施工,幾周內完成這座可提供社區居民聊天休憩、遊客觀海停留的木構涼亭。
蘇老師指出,成龍溼地「觀海亭」的揭幕,不僅是低碳社區願景的起點,計畫成員期待未來公部門對於濕地,以保育、休憩為目標,進行整體公共設施的規畫。
同時在產業設施改善時,應優先考慮低碳節能的木構建築,以呼應2050年淨零排碳政策,並回應濕地環境的敏感性,以及沿海地區高溫、多濕、強風的嚴酷考驗。(圖、影音/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雲科大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