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特派員陳信利/雲林報導】農委會日前舉辦「區域精準調適,穩健高職農糧」成果發表會,以科技研究成果向國人展現帶領臺灣農業突破困境的實力。在副主委陳駿季見證下,與包括來自農業大縣雲林的弘鑫農產行銷有限公司等共11家業者簽署技轉意願書,技轉弘鑫農產的「木虌果台東1號」,極具早熟豐產、富含茄紅素等特色。
2021年農業關鍵字,離不開氣候變遷、新冠肺炎與SDGs永續發展。面對快速變動的內外在環境,臺灣的農業如何穩扎穩打、持續不斷精進,以面對時代的挑戰,已成為臺灣農業發展重要課題。
農委會12月7日舉辦「區域精準調適,穩健高質農糧」成果發表記者會,現場展出最新農糧科技亮點44項重要成果,展示栽種技術及新品種,包括台東農改場的木虌果「台東1號」,具早熟豐產富含茄紅素新品種。
另有花蓮改良場的小果番茄「花蓮24號-友愛」,在高溫逆境下仍能穩定量產與外銷品質;臺灣第一個高油酸品種花生「台南20號」,營養價值高,氧化速率減少達10倍,適合長期儲存;具備外銷潛力的「鳳梨台農23號」芒果鳳梨等。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很多年度的科技預算,是以上一年度的預算加減幅度。長久以來,農委會科研預算大約40多億,行政院非常重視農業科技研發,院長蘇貞昌數度到農業改良場所視察。
最近兩年來行政院已撥補17億元,由農委會針對試驗單位老舊設施設備,進行專案計畫更新,使科技計畫經費全部用在研發上,以利農業精進與發展。
陳副主委說,農糧農環領域科技計畫,是農委會科技資源投入最大的區塊,也是農業科技發展的核心與基礎,透過此計畫將農委會轄下試驗改良場所的研究能量匯集,使農業研究配合國家政策,持續不斷精進以面對各項挑戰。
農委會因應國內重要待解決課題,將關鍵議題導向研究,依各項產業需求成立優勢品種育成、產銷鏈結技術、有機友善經營、農耕環境永續、省工高效農機與種原種苗等6大團隊,推動強健區域精準調適技術體系,以期達成質量兼備的農糧作物生產體質。
雲林弘鑫農產品行銷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坤原表示,木虌果營養豐富,早就被譽為「來自天堂的水果」,營養成分和保健功效,遠勝於目前市面販售的蔬果類,目前國人對於保健食品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目前3C產品已嚴重影響國人眼睛健康,因此該公司才以開發比市售更好的營養保健食品嘉惠消費者。
負責木虌果「台東1號」台東農改場研究員薛銘童博士指出,台東1號木虌果若與高茄紅素番茄品種(每100公克約含5.4毫克)比較,木虌果所含的茄紅素仍然大勝,是番茄的25倍,包括嫩葉、還沒熟透的青果和成熟果實,都可以料理入菜。(圖/弘鑫農產行銷公司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