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令人驚喜發現小燕鷗新的繁殖熱點!原本僅在立霧溪口、花蓮溪口現蹤的保育類候鳥-小燕鷗,於2024年在縣境最北邊和平工業區一帶緊鄰和平電廠的海灘上,也發現了牠的蹤跡,經花蓮縣野鳥學會完整的調查,確定了這群保育燕鷗鳥類的穩定繁殖地。因此和平電力決定積極開展保育行動,並委託花蓮縣野鳥學會進行三年監測計畫。在今年世界地球日前,和平電力攜手同屬台泥體系的和平工業港,由廠、港員工及其供應商組成「小燕鷗巡守隊」。
花蓮縣野鳥學會理事長林宏達指出:「這一些小燕鷗選擇了和平,表示我們能給他安全的家。我們本來對水泥廠、和平電廠有一點負面的想法,但在這塊沙灘看見小燕鷗前來繁衍後代,也看見很多新生的雛鳥新生命誕生,代表這邊的環境保護的很好,讓牠們願意留在這裡,以鳥會的角度感謝今天所有參與小燕鷗守護活動以及你們的付出。 」
和平電廠位於宜花交界,長年穩定供電於北東電網。近年,和平電力不僅積極投入海洋溫差發電等綠色基載能源,更自2021年起認養「漢本海洋驛站」,持續關注海廢與海洋保育議題。這次小燕鷗的現身,不只證明和平工業區海灘自然環境良好管理的成果,也為和平電力團隊注入生態保育的新使命。在花蓮鳥會指引下確認繁殖熱點後,和平電力結合台泥和平廠水泥工藝,打造水泥誘鳥並串聯在地供應商,組成小燕鷗保育巡守隊,於四月初舉行授旗儀式,由和平電力及和平港員工加上兩家公司在地供應商夥伴,組成24人巡守隊,接下來在小燕鷗北飛到台灣的高峰期4-8月中,不僅日常要排班到海灘巡邏,也協助勸導釣客、清理海灘、阻止流浪貓狗干擾等行動,營造讓小燕鷗安心的育雛環境。
巡守隊成員同時也是供應商代表的許淑銀女士宣誓:「我會做小燕鷗永遠的志工。」和平電力副總林文煌則感謝供應商願意與台泥企業圖一起攜手環境共好:「照顧小燕鷗,就像照顧小孩一樣,需要大家長期的愛與投入。」和平港總經理莊炳煌表示:「這是我們與在地夥伴攜手保護自然、實踐環境責任推動的重要一步。」
在鳥會指導下,和平電力設定三年內讓繁殖成功率提高10%為目標,朝向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的永續願景。和平電力與和平港環教團隊也在花蓮縣野鳥學會指導帶領下,2024年第四季提前走進和平、澳花的村民場宣導,並於2025年開始在秀林鄉、南澳鄉、新城鄉及花蓮市共十所小學展開一系列小燕鷗保育環境教育課程。和平村長董蓮怡感性表示:「小燕鷗選擇這裡,我覺得這是很驕傲的事,也希望和平村小學生可以參與電廠小燕鷗的教育活動,而村民也願意加入志工行列,一起參與保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