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全運在雲林
嘉市潮選店
日本沖繩月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光織影舞
廠商廣告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於(25)日辦理「帶小米回部落-傳統品系田間觀摩推廣行動」,說明作物種原庫保存了曾經在臺灣幾乎要流失的小米種原、小米種子分贈相關服務及小米在地保種成果,並於試驗田區展示100種臺灣的小米品種系。今天活動現場有邀請許多原住民部落的長老蒞臨,透過部落耆老們的共同記憶,一同在田裡辨認哪些是自己部落以前種植的小米品種,回憶多年以前小米收成的感動時光。
 
農試所表示,小米可在乾旱的土地上以最少的成本投入生產,是各國因應氣候變遷提高糧食自給率和減少依賴進口穀物的理想解決方案,也因此聯合國農糧組織FAO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主要目標為提升對小米營養和健康的重視,並引導政策關注小米,呼籲各國重視小米是因應氣候變遷衝擊的潛力糧食作物。農試所也特地將所收集的100種代表臺灣的小米種原種植於田間進行展示,這些品種(系)大部分源自於原住民部落,包含泰雅、布農、魯凱、排灣及達悟族等的地方品種。
 
小米為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之一,有重要的文化意涵,但隨著時代變遷,曾幾何時小米品種在原住民部落幾乎流失,後蒙臺灣大學郭華仁教授於2011年自美國國家種原庫引回美國學者Wayne Hazen Fogg博士1977年在臺灣收集的小米種原100個品系,使流失的傳統小米品系得以失而復回。農試所表示,當時國家作物種原庫收到的種原每個品系僅有100粒種子,立即進行種原繁殖,並將部分種原儲存於低溫、低濕及防震的庫房中,以延長種子的壽命;另一方面,大力推廣原住民部落進行小米在地保種的工作,小米重回部落後,除了食物回來了,帶動語言、文化、傳統也陸續被找回來了,所掀起的漣漪令人感動。
 
農試所副所長蔡致榮表示,小米回部落後,有的人進行原民傳統的混作栽培、有的人投入食農教育、也有人致力於找回族語及傳統文化等等,一份種原最珍貴之處是它能被人們利用,小米從美國引回來,公部門進行永續保存,原民部落利用小米種原創造價值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案例,也歡迎有更多的原住民部落向農試所申請小米種原帶回部落種植,讓不同品系的小米在台灣土地上繼續繁衍生息。蔡致榮強調,在地保種工作能使小米與環境共同演化,發展出適應各地環境氣候的品系。種原庫的功能是將作物種子做最適當的保存,而農民保種可以說是「藏種於農」,讓作物在氣候變遷中,篩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環境的品系,其與作物種原庫的重要性相輔相成。
農試所小米田展示區
試所副所長蔡致榮致

農試所蔡副所長帶領部落長老、學者、媒體到小米田巡禮
 

分享

HUN混慶九週年 首度聯名插畫家KINGJUN週邊三連發 HUN混、JAI宅雙品牌預計展十店 杉SHAN推新品搶輕食市場

台中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祈安植福活動今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