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全運在雲林
嘉市潮選店
日本沖繩月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光織影舞
業配廠商

【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化身為巨大的賽博格(Cyborg)體,高度40公尺、擁有400多種植栽的熱帶雨林溫室混合著有機體與電子機器,置身其中的人類、植物與地景互生互動,任一方的微小動作都會牽動與影響其他二方,平時肉眼無法察覺的緊密聯繫,透過藝術家的巧思具象成為人類可以感知的變化,這是多麼有趣新奇的體驗!這科博館首次嘗試展示當代藝術創作,展期自今(110)年3月11日至3月28日,為期僅有16天的《草木一見》特展。
《草木一見》特展的創作概念兼具科學和藝術,以生物感知環境變化產生電位訊號的研究出發,將生物訊號透過傳感器,轉化為人類可以直接感知的痛覺、聽覺及視覺等體驗,是年輕的雙人創作團隊「Y2K」在曾任科博館館長、現任科博館文教基金會李家維董事長的指導下所推出的最新藝術創作。

今天開幕記者會貴賓雲集,有來自藝術界的「毓繡美術館」黃翔總監、「就在藝術空間」林珮鈺藝術總監,以及特展贊助人藝術收藏家張雅美女士;科博館文教基金會李家維董事長、陳景松董事(點將家董事長),以及多位在地企業貴賓。

科博館孫維新館長表示,到科博館後認識許多研究植物的大科學家,才意識到每次回校教書漫步台大校園時周圍其實有很多樹木,而這些樹木都有生命、都有感知周圍變化的能力。孫館長以101年《樹木的身體語言》特展為例,展示中每一個看似死亡的樹根或樹幹,其實都在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科博館文教基金會李家維董事長以「植物是草木,但並非無情」,簡潔有力地為《草木一見》特展破題。李董事長表示,植物聽得見聲音、聞得到味道,深紮於土壤底下盤根錯節的根部,更是植物之間互相溝通及傳送感情的管道。就在藝術空間林珮鈺藝術總監感謝科博館提供植物園給年輕創作者,創作團隊「Y2K」在生態豐富的熱帶雨林溫室中,能運用大量的植物、光線以及水霧,完整呈現其藉由轉化生物訊號,讓人們直觀感受植物的感覺,進而反思人類與其他物種的在自然界中的關係。

《草木一見》特展採用你我都熟悉的含羞草作為作品中的互動植物,受到外力刺激就會閉合的含羞草,是生物訊號研究領域的指標項目。含羞草葉片基部膨大的葉枕受刺激後產生去極化作用,細胞立刻失去水分,喪失膨壓,無法支撐小葉或葉片而導致葉片閉合,其環境感知能力的精細程度遠遠超越人類想像。《草木一見》特展捕捉這些肉眼不可見的生物電訊號,再藉由傳感器將其生物電位數據化,轉化為痛覺、聽覺及視覺體驗。

位於植物園入口的第一件展品,策展團隊暱稱為《電電草》,將含羞草感受到的刺激轉化為電流,藉由貼在手臂的肌肉電刺激元件傳導至人體,原本舒張的手指受電流刺激後不自覺收縮,如同含羞草閉合。因電流會通過人體並產生痛覺,為慎重起見,《電電草》需由工作人員操作,也請想參加體驗的民眾衡量自身狀況。

《含羞草島》是高低錯落,懸掛於植物園步道的作品,不需特別觸碰,只是步行通過就會使懸浮的含羞草受到刺激,民眾可以透過投射的水波燈"看見"、透過骨傳導耳機"聽見"含羞草產生的生物電訊號。拾級而上會看見第3件作品《跳舞圈圈》,民眾只要在作品範圍內舞動肢體,不需觸碰即可刺激含羞草,經由傳導至懸掛於植物園中心、現地創作、外型為圓球的「機心」完成一首個人即興創作曲,響徹整個植物園。「機心」是連結各作品的接線端,裝設了路由器及音響,因其位置及重要性,策展團隊必須爬上植物園頂部維修通道,利用弓箭與綁著棉線的網球,最後才順利將引線穿過樹林,完成困難的現地創作。

《草木一見》特展具有「Y2K」的創作延續性,其創作脈絡在本展第四部分作品《Virtual root》中尤為明顯,《Virtual root》運用AR技術,將「Y2K」於2020年個展中的創作符號與植物園實景結合,參觀時不妨找一找平板畫面中各自代表陽光、空氣、水的象徵意象,並感受這3個生命要素隨時受環境影響而產生的變化。

《草木一見》特展地點為科博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展期自今(110)年3月11日至3月28日,展期間每週日(3/14、3/21、3/28)下午2點至3點開放《電電草》體驗,3點至3點30分有策展人親自導覽,活動皆為現場(B1遊客中心服務台)報名,科博館第一次展示當代藝術創作,歡迎參觀體驗!

分享

普拉達榮宅舉辦Theaster Gates個展“多寶閣”(中國內閣)開幕酒會

舞台劇《明星養老院》高雄首演瘋狂完售 4月2、3日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