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世昌/台中報導]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海之美~文資與歷史的相遇」展覽,今(16)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隆重登場,開幕焦點儀式從當代藝術家李炳曄的作品「城市與理想的建構」進行發想,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國立歷史博物館梁永斐館長攜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屈慧麗主任、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等與會貴賓,共同為未來的船隻裝置創意的物件,代表未來海洋島嶼之形象揭開展覽的序幕。
文資局陳濟民局長致詞表示,本次展覽以三大主軸「文資海」、「歷史海」、「永續海」貫穿展覽空間,每個主軸中再運用漢字諧音之趣,依序延伸出「禁海及進海」、「敬海及近海」、「靚海及淨海」等看似二元對立、實為呈現文化遞嬗與歷史變遷之子題,同音不同義的概念點出展覽之趣味。藉由考古出土物件、文化資產、影片、攝影、繪畫、陶藝、當代藝術等百餘件作品,以多元的藝術呈現方式,將島嶼形成、變遷的歷史與海洋文化的意涵在展覽相遇,引領觀眾體認海洋文化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反思永續保護海洋的議題。
史博館梁永斐館長表示,為了本次展覽,史博館特別提借42件文物展出,其中涵蓋攝影、水墨、水彩、版畫、陶藝及木雕等六類,內容包括早期王爺與媽祖的木雕,陳正雄先生的討海人木雕、李永明先生的與海共舞陶藝作品、林智信先生的蘭嶼系列版畫、以及多位攝影名家如楊基炘先生、張鑽傳先生以海為主題的攝影作品,讓海洋與藝術相互結合,更加彰顯此次展覽的意義。難能可貴的是此次展覽是跨機關合作,進一步落實了全國典藏是全民資產,應由全民共享的概念。
文資局說明,本次展覽除感謝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精彩藏品,精心挑選之展件還包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藏品22件、私人藏家(李天德先生等)藏品18件、文化資產藏品10件及兩位當代藝術家—林純用先生、李炳曄先生的裝置藝術作品13件等不同面向的作品,關照島嶼生成與海洋文化發展,透過海洋文化資產的呈現,了解人民與海洋的關係;並在各項以海洋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中,感知與理解生活中海洋文化的意涵與重要性,凸顯臺灣四面臨海,與海共生、共容、共好之特性及樣貌。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有百年以上歷史,園區中擁有歷史建築及工業遺址機具設備。本次展場不僅打造特殊燈光及音效,讓民眾彷彿身歷其境,徜徉於展覽的三大主軸「文資海」、「歷史海」、「永續海」之中,希望民眾走入文化資產園區時,同時也能認識園區之前身為臺中舊酒廠的歷史,透過個展從不同角度認識璀璨的臺灣海洋文化。
展覽期間也特別規劃五場體驗工作坊,邀請民眾親手DIY木質帆船、蘭嶼拼板舟等出現於展覽中的文物,除了瞭解船與海之間的歷史文化,還能體驗其中製作的樂趣。歡迎民眾來園區感受文資與歷史之美。
貴賓於「海之美~文資與歷史的相遇」展場主視覺意象前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