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為政秀水報導〕推動食農教育,促進社區文化薪傳,秀水鄉﹁育民幼兒園﹂60名小朋友,由園長黃淑幸帶領到下崙社區學習台灣傳統美食﹁草仔粿﹂製作,由社區協會理事長黃炎修率20位社區阿公、阿嬤、志工說明和指導,並讓幼兒DIY,黃園長感謝社區的用心,將台灣優質米食文化向下扎根。
黃園長說,促進社區文化薪傳,推廣台灣優質米食文化,提倡食農教育,育民非營利幼兒園將主題﹁稻米﹂課程融入在地米食文化 與社區聯合舉辦意義深遠的﹁傳統手作草仔粿﹂,讓幼兒在歡樂氣氛下學習獨特口感的﹁草仔粿﹂。
黃淑幸說,草仔粿是台灣備受歡迎的傳統米食小吃,但隨現代生活快速發展,傳統手工製作的草仔粿漸漸被市場上工業化產品取代,為保留傳統手作草仔粿,社區運用食農理念,將種植、收成、加工、製作等環節融合在一起,精心打造全新草仔粿。
黃淑幸園長說,﹁草仔粿﹂使用台灣優質糯米或在來米,採用傳統手工技術,並用種在社區稻田的鼠麴草作為外皮材料,不但口感鮮美,而且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需求。
黃淑幸希望藉﹁傳統草仔粿﹂手做,不但給孩子品嘗道地的台灣米食,而且關注食物種植、生產、加工和製作等環節,提高幼兒對食物認知及食安的重視。
黃淑幸說,﹁稻米﹂和﹁植物﹂課程記載草仔粿是用糯米和刺咖阿(台語發音)做成,乃帶小朋友到社區跟阿公、阿嬤學做草仔粿。
黃淑幸告訴小朋友,草仔粿是過年時用來祭拜祖先,內有土豆粉、肉、豆子、蝦米和香菇,喜歡吃什麼就把愛吃的放入粿裡,草仔粿是清明節和中元節普渡、掃墓祭拜供品,在綠色Q彈外皮包入蘿蔔絲或紅豆等內餡,喜歡吃什麼就把愛吃的放入粿裡。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