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攝影大師趙家慶提供圖片
花東特派員張柏東/報導
同時被當成是「天眼」、「幻日」、「光環」、「神跡」、「佛光」的日暈,最近在花蓮縣頻頻現蹤,光復鄉、瑞穗鄉等等許多地方的神佛、寺廟,不約而同出現日暈落在神佛、寺廟上方的特殊情形,尤其是與神像頭上的光環一模一樣,攝影大師趙家慶因緣巧合拍下照片,八方信眾口語相傳,這真的是佛光普照,神跡乍現!
新聞辭典:日暈
日暈,又叫圓虹,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日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當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後,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它的形成與高雲有關。有卷層雲時,天空中會飄浮着無數冰晶。在太陽周圍且與太陽在同一圈上的冰晶,能將同一種顏色的光折射到人的眼睛裏形成內紅外紫的暈環,(實際並沒有)天空中有冰晶組成的卷層雲時,往往在太陽周圍出現一個或兩個以上以太陽為中心、內紅外紫的彩色光環,有時還會出現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點和光弧,這些光環、光點和光弧統稱為冰暈。
出現時間
日暈多出現於春夏季節,民間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諺語,其意思就是若出現日暈的話,夜半三更將有雨,若出現月暈,則次日中午會颳風。日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出現日暈天氣有可能轉陰或下雨,但説這種現象可以預兆氣候的旱澇、地震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觀測情況
日暈出現時不要長時間用肉眼觀看日暈,以免灼傷眼睛。天氣要下雨時,往往會在高空中出現象鳥類羽毛般的捲雲,接着在捲雲的下面6千米左右空中出現含雨的卷層雲。由於氣温低,雲中的水滴變成六稜柱狀的小冰晶。太陽光能穿過雲層即在小冰晶上發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陽的周圍出現一個圓圈,由內而外呈光譜色,這就是日暈。
暈的解釋
暈,是由於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把太陽光或月光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學現象。當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後,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有卷層雲時,天空中會飄浮着無數冰晶,在太陽周圍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將同一種顏色的光折射到我們的眼睛裏形成內紅外紫的暈環。
暈通常呈環狀或弧狀,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由太陽照射冰晶反射至人類眼睛稱為“日暈”,而月球照射冰晶反射至人類眼睛則稱為“月暈”。大氣中的冰晶通常是由卷狀雲帶來,當太陽光射入冰晶時,則反射於人類眼睛,產生環狀或弧狀的卷圈,通常為內圈紅光,而外圈為紫光。
暈的劃分
分為9,18,20,22,23,24,35,46度暈,這些暈裏22度最常見,其次46度,其他十分少見。
錐晶暈,按光路通過錐面的路數不同,它一共有6種度數:9°,18°,20°,23°,24°,35°。
在1997年智利的一次冰暈中,科學家發現了28°的暈。這種日暈被稱為Scheiner’s halo,具體形成機制尚有爭議。
形成條件
日暈是一種大氣現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5000米的高空中出現了由冰晶構成的卷層雲,卷層雲中的冰晶經過太陽照射後會發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變化,陽光便分解成了紅、黃、綠、紫等多種顏色,這樣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稱為暈。
冬季的天空,會有一些水蒸氣,由於温度較低,會形成卷積雲或卷層雲。這種雲,含有大量的水蒸氣,由於遇冷凝固,它就形成了六菱形的小冰晶。幻日的出現,是由於日暈兩側的對稱點上,冰晶體變成無數面小鏡子,這些小鏡子紛紛反射陽光,顯得特別明亮,便會出2幾個太陽的虛像,這就是奇特的“幻日”了。如果氣象條件合適,我們能看見十幾個幻日。
多日同輝
出現所謂的多日同輝這種天氣現象,它所需要的氣象條件是比較苛刻的。首先天空得有適量的雲,這個雲是產生幾日同輝現象的物質載體,雲太少了以後它形成不了,雲太多了以後就會把光直接吸收掉,於是光也射不到地面上來。第二個條件就是空氣中必須得有足夠多的水汽,一般的都須為六菱體的冰晶存在,這樣才能產生光的折射。最後一個就是對風的要求,風得比較小,大氣層也得比較穩定,否則,有規則的冰晶就會被打亂,這樣也形成不了有規律的光的折射現象。
相關諺語
民間有個諺語説“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日、月暈的出現,就意味着風雨天氣即將到來。所以,出現日暈現象並不是壞的預兆,只是一種正常的天氣變化,也沒有資料表明幻日和地震有關係。經過氣象局專家們的耐心解釋和宣傳,大慶市老百姓終於放下心來。這次幻日現象給許多老百姓虛驚一場。我們如果多掌握一些氣象知識,還可以根據氣象來預測天氣的變化。
專家解釋
據氣象專家介紹,日暈是一種常見的大氣光學現象,它的形成與高雲有關。高雲一般由微小的冰晶組成,這些冰晶相當於三稜鏡,當太陽光通過高雲中藴含的冰晶時,經過兩次折射、反射便形成了日暈。由於藴含冰晶的高雲一般是雷雨天氣入侵的“先鋒”,所以日暈的出現,往往預兆着天氣在短時間內便會轉壞。故民諺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之説。
專家解釋,由於四川盆地多以低雲層為主,水汽大,一般情況下很難看到日暈。樂山市民之所以看到了清晰、完整的日暈,是因為前一天晚上市區一場大雨之後,第二天空中雲層消散,空氣非常清新,再加上有新的雷雨天氣即將入侵,到下午1時許,空中水汽含量越來越高,藴含冰晶的高雲悄悄潛入市區上空,太陽光經過冰晶的折散和反射,便形成了巨大的日暈光圈。
“日暈又叫圓虹,這種大氣光學現象還是比較常見,重慶在前幾年都出現過。”市氣象局工作人員説,日暈通常呈環狀或弧狀,有如同彩虹般的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其中,由太陽照射冰晶反射至眼睛稱為日暈,月球照射冰晶反射至眼睛稱為月暈。
另一方面,日暈的出現也跟捲雲有關。捲雲由高空的細小冰晶組成,出現在天氣晴好的時候。
“其實,日暈一年四季都有,有太陽且存在大量捲雲時,日暈就容易出現。”工作人員稱,對重慶而言,夏季晴天多,日暈容易出現在這個季節。2018年和2020年,都是在5月份出現的日暈。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不少民諺認為,日暈的出現意味着天氣要由晴轉雨。“日暈能直接證明高空中存在大量冰晶構成的捲雲,一定程度上説明大氣條件發生了變化。”工作人員表示,日暈對天氣變化有一定指導意義,但不足以作為天氣預報的支撐。[55]
傳説
天上出現很多太陽,確實很多人沒見過。除了擔心地震,還有老百姓想起了古代傳説后羿射日的故事。這個傳説講的是在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於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乾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
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裏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命令善於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后羿帶着天帝賜給他的弓箭,開始了射日的戰鬥。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后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想起這個故事,人們就猜測,這次大慶出現四個太陽同時出現,會不會和古代一樣,大慶也會天干地裂,出現持久的乾旱呢?
大慶市地處北方的松嫩平原,屬於典型的半乾旱氣候區。一直以來,大慶市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水分不足,有十年九旱的説法。那麼,這次天上出現這麼多太陽會不會出現地震或者加劇乾旱?會不會真的像傳説那樣帶來巨大的災難?一時間,市民們議論紛紛。大慶市氣象局召集專家會商討論這種氣象究竟是什麼現象?天上出現這麼多太陽,許多專家也是第一次看到。通過查閲氣象資料和結合這幾天大慶的氣候,專家們判斷這應該是一種日暈的現象。
氣象局解惑
大慶市氣象局副局長郭宏慶:這種多日同輝的現象,實際上它是屬於暈的範疇,暈分為日暈和月暈。會產生一個光環,這種在氣象學上叫暈,暈的兩側有的時候會產生明亮的光斑,咱們老百姓觀測到的時候,就感覺到上邊、下邊、左邊、右邊都有這麼一種光點,就統稱為幾日同輝,或者是4日、3日、5日同輝。日暈現象是非常罕見的,所以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其實,暈的現象和我們日常見的彩虹現象有些類似。彩虹是因為大雨過後,天空中還殘留着許多小雨珠,這些小雨珠就像一個個小三稜鏡,太陽光經過三稜鏡的分解,成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道彩光,形成了彩虹。而日暈是柱狀冰晶體折射引起的。除了日暈,月光也能形成月暈。這裏有幾張照片就是攝影家拍下的日暈景象,您看日暈裏面是紅色,外面是紫色,非常漂亮。
大慶市氣象局觀測科:因為大慶地區是十年九旱的一個地區,基本上年年都乾旱,再者這種天氣現象出現的條件,要求的非常苛刻,要有足夠的,充足的水汽。3月2號跟3月3號這幾天晚上,基本都符合這種天氣現象,風都是微風,同時那天的水汽含量基本都在40%到60%、70%這樣,所以説水汽含量比較高。在大慶地區是非常難得一見的,所以説形成了這種天氣現象。
有的時候咱們看到是兩日同輝、三日同輝、四日同輝、五日同輝,一般比較多的時候就是五日同輝,這個主要是咱們觀測者所處的位置不同,這樣就跟那個光環,它那個夾角不一樣,一般就是在太陽還有形成暈,還有觀測點,這三點大致處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這樣觀測到的亮點是最多的,是最有利的,也是能看出最多的那個位置,偏離這個角度越大,可能觀測太陽或者是月亮越少。為了説明觀察角度不同,我們看到太陽的個數就不同這個問題,我們做個試驗。在這個角度,您看我們能看到兩個太陽的虛像,如果換個角度,您看這就能形成三個太陽的虛像。所以,我們從觀察的各個角度不同,我們看到的景觀也就不同了。隨着這個氣象條件逐漸地消失以後,這種現象也就自然的消散了。
產生多日同輝這種現象,一般是在卷層雲裏面出現的,卷層雲一般是在風面,風面的前部會一般會出現卷層雲,所以説卷層雲裏面出現這種多日同輝的現象之後,後來有可能緊接着是冷風過境或者是暖風過境,一般的話,隨着冷風暖風過境,就會伴隨着一些風、降水這種天氣的發生。尤其到3月10號,大慶還出現了一場大雪,雪暴現象,當時風都達到了7級風,正由於這個風比較大,天空降雪,把這次揚沙、浮塵都給降下來了,所以説對市民的生活還產生有利的影響。資料來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