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全運在雲林
嘉市潮選店
日本沖繩月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光織影舞
業配廠商

【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合作研究探討憂鬱症之生物機轉有重要成果;當憂鬱症患者攝取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r omega-3 PUFAs)時,這種天然抗鬱物質會代謝成脂質媒介物(lipid mediators)小分子,且這些小分子在血液中的含量,首次被發現與人體發炎反應的減輕與憂鬱症狀的改善有密切相關。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國際頂尖期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精神醫學研究所Carmine Pariante教授與中國醫藥大學蘇冠賓教授共同主持的「台灣科技部與英國皇家學院交流合作計畫:由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探討憂鬱症之生物機轉;」該論文第一作者博士後研究員Alessandra Borsini提到:藉由結合實驗室與臨床研究,我們對於Omega-3脂肪酸的抗發炎效果能改善憂鬱症的原理有了令人興奮的新發現。
 
Borsini博士表示,我們已經知道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以及抗憂鬱的效果有一段時間了,但對於這些效果在人腦中如何作用缺乏更進一步的了解,因此難以發展為新療法。我們的研究為相關的分子機制揭開了一層面紗,也為使用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憂鬱症新療法提供了發展方向。
 
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中心(MBI-lab)主持人、目前擔任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客座教授的蘇冠賓教授表示:「先前研究已經指出,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患者相比於一般人有較高程度的發炎反應,而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二十二碳六烯酸)這兩種重要的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已經在我們的臨床研究中證明具有抗發炎以及抗憂鬱效果,但具體的作用機制仍然未知。」
 
蘇冠賓教授說,這項研究的目的在檢驗Omega-3脂肪酸代謝後的特定媒介物是否能夠保護腦部免於發炎反應的傷害。研究者們使用海馬迴神經細胞的神經新生做為體外人類細胞(in vitro human cell model)的實驗,也就是他們戲稱為「培養皿上的憂鬱症(depression in a dish)」的研究模型,來深入探討EPA和DHA在防止細胞激素所導致的細胞死亡與神經新生減少之機轉。由於海馬迴是大腦中與掌管情緒、認知、記憶與學習的腦區,因此海馬迴神經新生也被認為在憂鬱症的病理和治療中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難能可貴的,這項研究利用臨床試驗去驗證「培養皿」中的發現,台灣中國醫藥大學身心介面研究中心共募集了22位重鬱症患者參與實驗,每位病患被給予每日3公克的EPA或1.4公克的DHA,持續12周。並分別於療程前、後量測病患血液中EPA和DHA的脂質代謝物的濃度與憂鬱症狀的評估分數。在兩組病人中,EPA或DHA治療皆能顯著地改善憂鬱症狀,並使對應的代謝物增加。這個結果與研究者們在培養皿實驗中得到的結論相符:這些特定脂質媒介物的濃度越高,發炎反應與憂鬱症狀就越輕微。
 
蘇冠賓教授強調,可應用於人體的生物標記物的新發現對於這份研究而言相當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項研究中所使用的EPA與DHA濃度較難透過攝取深海魚或其他日常飲食來達到,而是需要接受治療性的補充才可以。
 
中國醫藥大學的身心介面研究中心團隊致力於研究身心疾病的生理機轉與營養在大腦精神疾病的預防及治療,近年也和英國、美國、波蘭、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多國之頂尖大學密切合作,共同探討藥物及非藥物的整合性治療。該團隊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關於Omega-3脂肪酸在憂鬱症上應用與治療的論文,藉由這次的研究也使得Omega-3脂肪酸在精神醫學領域上的發展更進一步。

分享

彰化縣疫情記者會。(照片縣府提供)

縣長王惠美(中)拜訪中區農改場長李紅曦。(照片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