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偕同國際扶輪3470地區雲林分區,今天(7日)於虎尾院區,舉辦AI心房顫動中風預防暨五癌篩檢活動,以提升民眾對腦血管隱形殺手,以及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和大腸癌等常見癌症篩檢的重視。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等人與國際扶輪D3470總監林庚賢、扶輪社幹部及社友參加今天宣導活動,共約有500位民眾踴躍參與癌篩,氣氛熱絡。
其中AI心房顫動中風預防部分,現場醫師判讀112位民眾,經醫師判斷為心房顫動共10位,並於現場協助部分民眾至心臟內科門診追蹤;另五癌篩檢部分,現場安排乳房攝影13位、子宮頸抹片檢查2位、口腔癌篩檢1位、糞便潛血23位。
林庚賢總監表示,國際扶輪3470地區在2024-2025年度與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中風預防篩檢服務計畫,利用HRV可攜式心電圖記錄器,來檢測與腦中風息息相關的心房顫動。
由於這項非侵入性心律檢查簡易方便,加上AI即時判讀即時產出報告的功能,讓這項預防中風的普篩廣受好評,從去年8月至12月,短短5個月內已檢測超過1萬5千人次,發現疑似心房顫動300人以上。
這些心房顫動患者都當場給予轉介單,請其儘早至合作醫院心臟科接受診治,以避免腦中風的發生。
林總監說,這項社區篩檢不但增進社友間的互動合作,更獲得民眾熱烈回響,主動邀請扶輪社到社區辦理篩檢。
國際扶輪D3470為讓更多鄉親受惠,本次結合分區內21個扶輪社及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共同辦理這項中風預防篩檢,讓各界了解心房顫動檢測在預防中風的重要性,以及3470地區目前推展成果。
馬惠明院長指出,中風篩檢利用先進的人工智慧(AI)技術,透過精準分析心電圖資訊,能夠提前篩查出中風風險,讓民眾提前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並進行預防措施。
癌症篩檢則可幫助早期識別潛在癌症病變,尤其是對於高風險群體,早期發現大大提高治療成功率。
馬院長表示,中風和癌症是當前社會中常見且致命疾病之一,但這些疾病往往在發病初期並未顯示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直到症狀明顯時才進行就醫,往往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定期進行健康篩檢能在早期發現疾病徵兆,進行及時處理,降低發病風險。因此平時透過各項健康篩檢,以及早發現潛在健康問題,可减少疾病的發生及致殘程度,並有效減輕家庭、社會及國家資源負擔。
馬院長說,該院於2022年、2023年連續2年榮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醫院優良獎」,以及2024年榮獲全球無菸健康照護服務網絡(GNTH)頒發的國際無菸金獎等多項殊榮,這些榮譽肯定醫院在提供高品質、全方位醫療服務的努力。
臺大雲林分院將秉持「中台灣健康守護」使命,持續推動員工、病人、民眾、社區健康促進方案,更透過「雲健康社區中心」於全雲林20個鄉鎮市,舉辦健康巡迴講座,提高社區居民對健康的認識,減少疾病風險。
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林亮宇指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是目前最常見且最重要的心律不整,統計上心房顫動的患者腦中風的機會比正常人高出5倍以上,且男性大於女性,可謂是腦血管隱形殺手,因此早期發現心房顫動有其重要性。
該院從112年10月起,透過「雲健康社區中心」持續於社區,協助民眾進行心簡易心電圖篩檢活動,發現潛在異常個案除現場給予疾病衛教外,需進一步就醫個案,即提供掛號/就醫服務,讓民眾可以盡速就醫。
根據社區篩檢結果,去年共服務55場計1645人次,機器判斷可能心房顫動44人(2.66%),醫師初步診斷心房顫動(1.21%),該院就醫確診心房顫動約8人,透過「簡易心電圖篩檢」活動能協助民眾找出淺在風險,及早治療對民眾健康是一大保障。
雲林分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陳若白表示,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該院去年執行院內轉介及66場院外癌症篩檢服務,共篩檢9820人次,共發現31位癌症。
其中乳癌9位、口腔癌1位、子宮頸癌5位、大腸癌8位、肺癌8位。
目前政府為降低國人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從今年1月1日起,擴大公費癌症篩檢範圍,凡符合資格民眾都可接受免費定期癌症篩檢。
馬院長說,依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多數癌症早期階段並無明顯症狀,需要透過定期癌症篩檢,能及時發現隱藏的健康風險,癌症篩檢活動免費針對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
雲林分院鼓勵符合資格民眾除本次活動外,更能透過門診或兩院區癌篩櫃台諮詢參與,共同關注自身健康,定期參與篩檢,積極預防,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