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為政、林碧珠員林報導〕大葉大學資工系師生開發「通用型無線交流電能監測模組」,可安裝在現有電線配置中,運用電壓/電流感測器來測量電壓、電流、功率、用電量、功率因子和頻率等六大電氣參數,助力產品碳足跡盤查自動化。
響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大葉資工系主任蔡渙良,帶領江廣正、黃柏茗、楊皓宇等碩、學士班學生,開發「通用型無線交流電能監測模組」,提供高效率、低成本智慧化電力監測,相關技術已獲1項專利,5項發明獎項和1項產學合作案。
蔡渙良主任說,「通用型無線交流電能監測模組」發明產品,適用在各種電器設備監控,通過無線傳輸技術,該模組可將監測數據即時上傳至雲端平台,讓管理者隨時隨地掌握生產線電力狀況,進行智能化分析和碳足跡盤查,確保最佳電力效能,達成節能減碳和產品碳足跡盤查自動化目標。
參與的江廣正同學表示,傳統電力檢測儀器價格高昂,且須耗費一個操作人力,對中小型企業而言,為很高的成本,實驗室團隊發明的「通用型無線交流電能監測模組」,粗估成本2千元,遠低於傳統的功率表,且智慧化,可節省人力成本,有助企業節能減碳。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