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永續、微燈會
雲林立委張嘉郡賀年
114年1月1日起癌症篩檢及成健擴大服務對象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雲林身障日
水保署
114全運在雲林
業配廠商

【雲嘉特派員陳信利/雲林報導】崙背鄉水汴頭社區今天(12日)舉辦「崙背水汴頭跌(跋)米籮」,這是每年新春元宵節重要民俗活動,此項習俗歷史悠久,更是崇賢寺獨有的信仰習俗,111年以「崙背水汴頭跌(跋)米籮」正式登錄為雲林縣民俗文化資產。
 
雲林的元宵節熱鬧不斷,除崙背水汴頭跌(跋)米籮,還有馬鳴山五年千歲吃飯擔、3天3夜的水林順天宮蕃薯寮媽元宵夜巡,還有五股開臺尊王過爐等一連串的元宵民俗馬拉松,這些都是雲林縣的無形文化資產,非常值得大家參與感受在地民俗魅力。
 
水汴頭社區是以農業為主的詔安客家聚落,至今仍有約8成務農人口,早期由於科學不發達,預測天候條件不足,因人民對觀音佛祖的崇拜,便衍生出使用米籮來卜卦作物收成好壞的習俗。
 
從廟頂擲往廟埕的「米籮站立」意味著豐收,「米籮倒立」意指該年將面臨作物「半收」(意味收成不甚良好),「米籮蓋立」則表示該年農作「欠收」。
 
參與者以社區居民為主,也有許多外鄉鎮乃至外縣市信眾慕名前來問卜,農業全盛時期,廟埕甚至擠滿來問卜的農民,足見早期民眾依賴跌米籮預測農事盛況。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宗教大縣也是觀光大縣,有別於媽祖信仰,水汴頭崇賢寺的觀音信仰,自古以來帶給詔安地區非常大的精神支持。
 
其中由水汴頭崇賢寺積極復興並傳承的跌米籮活動,蘊含人們對於觀音信仰的虔誠,更是專屬於水汴頭的地方記憶。
 
這項十分罕見的問農事祭典儀式,是水汴頭社區傳承百餘年習俗,扮演著傳承詔安客家傳統文化的重要角色,值得鼓勵及肯定,歡迎全國鄉親一起來體驗雲林特殊的詔安客家元宵民俗。
 
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說,雲林縣目前共登錄12項民俗(含5項重要民俗,全臺灣共計24項重要民俗),保存者水汴頭崇賢寺即佔了2項,包含111年登錄的「崙背水汴頭跌(跋)米籮問農事」,以及114年最新登錄的「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
 
水汴頭崇賢寺以保存者之姿,每年農曆元宵節動員村民一同參與辦理跌(跋)米籮民俗傳習活動,包含竹編體驗課程、跌米籮體驗活動等。
 
廟方積極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爭取中央及地方經費補助,執行傳習推廣活動,非常值得肯定。
 
縣府也爭取中央經費執行「崙背水汴頭跌(跋)米籮」調查研究及保存維護計畫,期望透過相關計畫完善的保存與傳承,積極推廣雲林縣重要民俗活動。(圖/縣政府文觀處提供)

分享

2025雲林虎尾燈會元宵晚會熱鬧登場 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林嘉弘等人與民眾共度最美元宵夜!

嘉義縣長翁章梁率團赴荷德取經 首站借鏡愛茵荷芬台商企業 強化智慧製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