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昆凌博士/專欄作家
虛擬貨幣(Virtual currency)就是具有交易媒介和會計計量單位的貨幣不受監管,通常由開發人員進行發行和控制,並在虛擬社群之間以電子方式購買商品跟服務。能與真實貨幣「雙向兌換」,如「比特幣」就是可以兌換真實金錢最佳例子!
比特幣如何具有真實價值?理由是因比特幣限量發行,並且是經過加密技術並運用「區塊鏈」的技術進行交流。
「區塊鏈」就是能將電腦資訊安全放入資料庫的加密技術,如比特幣就是區塊鏈用戶參與網路驗證工作的證明。
或許很多人認為這種虛擬貨幣和遊戲幣性質類似,但經解密驗證讓比特幣有了真實價格。
比特幣開始風行時,交易移轉是不受各國監理單位控制,但因不肖人士試圖透過比特幣躲避控管,非法轉移資金,違法交易,就是虛擬貨幣最大的弊端!
然比特幣也因為稀有以及擁有者可匿名等因素,引發市場關注,提升價值,各國政府金融機構也開始對虛擬貨幣進行規範。
川普2025年上台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引起關注風潮,更讓加密貨幣研發超過上千種如「以太幣」和「泰達幣」等…。
也因爲虛擬貨幣出現,開始促使各國中央銀行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未來「實體貨幣」與「數位貨幣」勢必將同時流通,開創新興數位金融局面無庸置疑!
雖然虛擬貨幣交易成為有心人士的逃稅方式,但如果可以有效運用控制,虛擬通貨交易所得可增加國家稅收將是一大利多。
筆者建議配合未來新興交易型態,滾動檢討資料蒐集方法及範圍,提高查核效能,運用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規範需經金融中介機構進行轉讓和持有。
讓中央主管機關知悉交易內容或位置,制定相關規範、確實掌握稅源,虛擬貨幣將可成為國家重要租稅收入之一!(圖片來源:Unsplash by Traxer)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