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昆凌博士/專欄作家
美國國務卿Marco Rubio於18日與俄羅斯外長Sergei Lavrov會面,雙方同意對結束俄烏戰爭展開協商;美國總統川普針對此問題表示:他贊同歐洲國家未來在烏克蘭部署維和部隊。
然美俄國務卿與外長達成4項議題達成共識包括:重新確立美俄之間的外交使團運作、成立高階工作小組討論如何結束烏克蘭衝突、在俄烏戰爭結束後,就雙邊地緣政治利益、經濟合作等議題做討論,以及雙方團隊的持續互動和參與,確保各項議題有進度。
但筆者認為美俄還是以自己最大利益為主,烏克蘭在未出席下,小國的利益自然就是最大的利益最小化的一方!
而歐洲8國、歐盟及北約領袖亦同時舉行緊急峰會,共商烏克蘭情勢和歐洲安全,會中法國提議未來在烏克蘭停火線的後方,駐紮「保證部隊」(reassurance force),但遭到部分國家否決。
同時川普認為:如果未來可以達成和平協議,歐洲國家想要部署軍隊,他絲毫不會反對,並認為,如果歐洲國家這麼做,美國就不用部署軍隊,足見美國置身事外的態度明確!
事實上,川普一直認為烏克蘭早該與俄國達成和平協議。
然自2014年起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戰爭,俄羅斯入侵並且併吞克里米亞、並且在頓巴斯地區鼓動和支持親俄武裝發動武裝叛亂,反抗烏克蘭政府;2015至2021年間,衝突維持著低強度的水平。
直至2022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導致衝突重大升級,此戰爭不只對俄烏、歐洲甚至對世界經濟與物價通膨都有很大的影響。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將就俄烏戰爭和俄羅斯展開和談,歐洲國家主要國家17日亦舉行緊急會談希望派遣維和部隊前往烏克蘭。
此次會議由法國總統馬克宏主持,也希望能藉此制定計畫,協助歐洲國家擴大國防支出。會議參與者包括北約和歐盟的官員。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會後表示:歐洲「準備好也願意」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並且「對我們的安全投入更多資源」。
然歐洲大多國家國力與經濟大不如前,加上深怕美國在北約駐軍撤出,其實無法給予烏克蘭安全的保障與提供跟俄國對等談判的籌碼。
綜上,烏克蘭最後極可能只能獨自面對或是成為美俄最大利益下的弱勢,甚至是被迫接受的一方!(圖:美聯社)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