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書上學不到的知識,就到雲林縣古坑鄉華南社區來認識!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帶領國立中興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等超過30位師生,共同走讀位於古坑鄉的公共工程金質獎得獎案例「華南28號自然公園」。
師生透過實地導覽、體驗及工作坊,深度認識社區投入農村環境營造的歷程成果,也進一步落實教育深根、促進產學交流,啟發未來農村社區營造的領航者!
走讀過程由古坑鄉華南實驗國小賴雅芬主任作為引路人,娓娓道來自然公園建立的點滴故事。
以當地國小校地空間有限的挑戰為緣起,在農村再生支持下,華南居民齊心動員、出地出力,結合傳統砌石技藝及生態友善工法,以多條步道串聯社區共生田、石梯田書屋等空間,共同打造了一座名為「華南28號自然公園」的新據點。
搭配各學年度課程規劃,今天的自然公園已成為師生認識在地生態、發展環境教育最佳的戶外教室,親身感受學習與自然山林共生的智慧。
負責華南28號自然公園設計監造的建國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張東港講師,帶領學員細看設計面向的細膩工法。
張東港老師表示,公園由親水步道、綠色廊道、通學古道等多條動線所組成,因應不同環境條件,搭配乾砌石工法疊砌多孔隙空間、營造生物友善通道及補植原生樹種植物等環境友善作為,維護生態多樣性發展。
過程中,特別邀請知名繪本藝術家周見信及蕨類教父郭城孟攜手合作,設計當地動植物生態圖樣的解說牌,展現自然與人文相互調和的美學。
本次走讀亦於華南社區體驗敲拓染束口袋DIY,並品嚐由雲林在地食材烹調而成的人生七味餐,讓參與學員深度感受華南多變豐富的產業文化。
農村水保署農村建設組副組長陳明賢指出,華南社區曾榮獲第三屆金牌農村肯定,期盼透過大專院校師生共同參與走讀體驗,學習農村再生與環境營造發展的實務經驗,帶來雙向的創意思考與靈感啟發,實踐農村良善的永續循環。
「華南28號自然公園」案例並收錄於新出版之《旅讀農村III》中,歡迎國人透過本書一同認識臺灣農村的美麗風貌。(圖/農村水保署提供)
◆《旅讀農村III》線上閱讀連結:https://gov.tw/4Zf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