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雲林全運會
遊雲林抽好禮
勞動部雲嘉南分署廣告
雲林、永續、微燈會
業配廠商

【雲嘉特派員陳信利/嘉義市報導】全台獨「嘉」,傳承超過200年的嘉義市鞦韆節,今天(30日)在嘉義市光路里武當山玄天上帝廟廟埕熱鬧登場!
 
市長黃敏惠帶領市府團隊出席,參拜並祈求平安。現場集結不同年齡及世代的選手,在12公尺高的鞦韆架上比技藝、也比膽識,現場驚呼連連!
  
黃市長表示,原本光路里高空盪鞦韆活動是地方的民俗活動,但嘉義市為推廣宗教觀光,與宮廟、里辦公處、社區和各單位一起合作,吸引更多人潮,讓活動效益極大化。
 
此起源於疫情祈福的「盪鞦韆」儀式,已有200多年歷史,象徵向上帝爺公祈求身強體健、平安順利。
 
黃市長指出,「鞦韆節」已成為嘉義代表性的民俗特色,與北天燈、南蜂炮並列為臺灣重要傳統活動。
 
黃市長說,今年不僅有來自各地民眾參與,女子組參賽者也報名踴躍,象徵著性別平權的進步與社會的多元包容。
 
此外,嘉義市也推動將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教育,民生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出版《幌韆鞦的上帝爺公》繪本,傳承地方文化。
 
黃市長強調,希望透過民俗活動,喚起對文化保存與社會連結的重視,讓嘉義持續成為一座幸福且文化永續的城市。
 
市府民政處指出,每年嘉義市鞦韆節的活動,遵照古法所搭設的竹製競技鞦韆架高12公尺,使用藤蔓捆紮、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與螺絲,竹子也是專業團隊從山裡仔細挑選、經過特殊工藝製作,代代相傳。
 
市府也透過文化局、觀光新聞處等單位,紀錄並製播「鞦韆節由來」及「鞦韆架架設技法」等節目,讓教育的意義更加彰顯。
 
因此,嘉義市鞦韆節除了是民俗活動、也是一項體育競技,更具有文化傳承和教育的意義。
 
民政處表示,相傳高空盪鞦韆活動源自清朝先民來臺開墾時期,嘉義市下路頭地區瘟疫氾濫,村民祈求玄天上帝保佑,奉神意搭設鞦韆架舉行盪鞦韆儀式消災祈福,瘟疫果真消除。
 
此後每逢閏年玄天上帝誕辰舉辦酬神祭典時舉辦,至民國97年,市府為發展地方宗教觀光,經擲筊獲玄天上帝同意,改為每年辦理。
 
今年度的嘉義市鞦韆節比賽,共計有38名選手參賽,最年輕的參賽者吳宥駿年僅10歲,今年更有3名律師也下場體驗,直呼盪鞦韆非常需要力量。
 
單人組比賽依年齡區分為少年組(25歲以下),分別由康品瑞奪下第一,洪錦緯、李明哲分獲2、3名;青年組(26歲~45歲)單人由羅英緯奪得第一,張裕昇、李俊緯分獲第2、3名。
 
另中年組(46歲~65歲)單人前三名依序為林昇賢、郭耀童、鄭秉等3組競技,其中林昇賢為光路里長,並持續廣發揚鞦韆節,他將第一名獎金1萬元全數捐獻廟方,期待將來有更多人看見這項具意義的傳統活動。
 
雙人組則分為青年組(18歲~35歲)由楊豊豪、余柏融奪得第一;中年組(36歲~65歲)則由林朝偉、李欣原組合奪下第一,張雨巃、林裕強組合奪得第二,羅溪城、林朝評組合奪得第三名。
 
現場除在鞦韆上高空競技外,也有各局處的宣導攤位、社區市集及各學校、社區發展協會與社區大學精彩表演。讓參與民眾除觀看競技外,也能有多樣活動參與,現場熱鬧滾滾!(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分享

落單小黑熊|卓溪誘捕成功,體態偏瘦才11.5公斤,照養後再評估野放!

振翅高飛!嘉義縣義竹「賽鴿笭」文化季熱鬧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