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特派員陳信利/雲林報導】雲林縣立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後方樟湖茶樹園,往後棟仔山接挑筍古道的半道上,新落成一座以「殼」為名的竹產業藝術亮點,今天(8日)舉辦發布會,由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學生及樟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啟顯帶來精彩表演,共同歡慶新亮點完工。
縣政府計畫處長李明岳表示,縣政府為推動大古坑地區經濟產業發展,向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爭取290萬元補助,並投入60萬元辦理「雲林古坑草嶺翻轉環境創生產業計畫」。
該計畫以「技藝人才培育與知識分享」、「合作共創與發想事業」及「建構移居返鄉支持系統」為三大目標。
其中與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等在地團體合作規劃一座古坑樟湖竹產業藝術亮點,活化在地閒置空間,並為綠意盎然的山頭妝點新特色,吸引旅人關注!
李處長說,古坑鄉樟湖村過去因其自然景觀、人文特色、貝殼化石區等,吸引許多遊客到訪,但在整體社會經濟環境變遷下已不復往昔,如何振興地方、翻轉創生,是近年來亟需面對的課題。
在樟湖國中小校長陳清圳號召下,藉由樟湖地區的資源、景觀與步道等優勢,以在地特色貝殼化石為發想,與樟湖村長等在地團體代表討論,選擇本次地景藝術創作的地點。
邀請竹曰工坊蔡惠婷老師團隊操刀,主題以「殼」為發想,提出以「螺-森響起」為意涵,代表貝殼海螺於樟湖地區承接著保護民眾的特殊意義。
另一方面象徵學校如同貝殼保護著孩童們成長,於樟湖美麗山林景觀中產生一處新的代表性地標。
讓遊客與在地居民可以在此放慢步調、傾聽萬物聲音,感受竹工藝帶來的光線與藝術之美,體會彼此相互包容,成為共融的生態圈。
李處長指出,創作過程在學校、社區、工藝家、鐵工等不同單位合作下順利完工,於今天上午於作品所在地舉辦發布會。
現場由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學生以現代樂器爵士鼓表演、樟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啟顯帶來傳統樂器二胡的動人演奏下,展現不同世代間的融合,也象徵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相互結合。
共同期待未來在此場域中,可以連接不同世代、產業、文化等元素,一同激盪出各種美妙火花。
「殼」坐落於茶樹園中(座標點:23°36'12.1"N 120°37'55.0"E),歡迎每一位旅人與孩子一同來感受古坑樟湖竹藝之美!
今天發布會包括縣政府計畫處長李明岳、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校長陳清圳、古坑鄉樟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啟顯、華山休閒農業區總幹事徐毓涵、古坑鄉公所及創樂子生活學苑團隊等在地團體與居民出席關心。(圖/縣政府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