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特派員陳信利/雲林報導】「2025神工藝境:北港藝閣文化特展」於今天(12日)在北港文化中心盛大開幕,展期自即日起至5月14日止,其中「日本青森睡魔師與臺灣工藝師的交流」更是本次活動亮點!
縣長張麗善、文觀處長陳璧君等人及展出團隊,共同邀請民眾一同走進全台唯一的真人藝閣文化,探索台灣與日本之間,信仰與工藝的跨國交流。
張縣長表示,北港媽祖遶境即將在農曆3月19日-23日登場,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宗教與藝術慶典之一。
除了祈安遶境宗教儀式外,隨著媽祖的藝閣隊伍,由真人扮演歷史與神話人物,乘坐結合傳統廟宇工藝與現代聲光技術的藝閣車,沿街巡遊,充分展現雲林深厚宗教文化底蘊。
張縣長說,配合北港媽祖遶境活動,縣府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共同規劃「神工藝境:北港藝閣文化特展」。
結合北港在地10位工藝師與日本青森睡魔師林廣海共同合作,以地方工藝為基礎,共同打造出深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呈現藝閣工藝的文化傳承。
縣府熱情邀請全國鄉親前來參加遶境活動,並到北港文化中心觀賞精彩的「2025神工藝境:北港藝閣文化特展」。
日本青森睡魔祭燈藝師林廣海指出,日本也有信奉媽祖,但不普遍,稱媽祖為「天妃」,在青森縣大間町每年7月的海之日會舉辦「天妃行列」,即為媽祖遶境。
林廣海表示,青森睡魔很少在海外製作,通常都是在日本完成再把作品送展,這是他第一次海外製作,除創作前的研究與調查外,先於青森花費1周時間將較複雜的頭部完成,來到台灣再用1周時間全部完成。
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也感謝在文觀處及雲科大團隊協助下,順利完成作品,讓日本與台灣的宗教文化及工藝融合呈現。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本次特展以北港真人藝閣車為核心,設計五大展區:
(神)源流:回顧北港藝閣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根源。
(工)匠心:從祭儀禮俗到工藝薪傳,展示藝閣製作、拼布、纏花、粧佛、鑿花、剪黏、燈籠、彩繪、漆線等傳統技法,呈現藝閣製作背後的職人精神。
(傳)未來:融合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現代設計,探索未來藝閣的新可能。
(藝)狂想:以時下熱門數位互動技術,打造數位沈浸北港藝閣光影巡行,讓民眾設計自己的藝閣車。
光影祭典:北港燈籠 × 日本睡魔燈籠,兩地燈籠與信仰工藝對話,體現台日文化與工藝的交流等五大展區,呈現北港藝閣與青森睡魔祭的傳統文化盛事。
陳處長說,本次特展也展出剪黏工藝許哲彥、粧佛工藝陳明洲、鑿花工藝張旭輝、藝閣工藝顏三泰、彩繪工藝黃志偉、纏花工藝林佩瑩、拼布工藝周秀惠、粧佛工藝林聖源、燈籠工藝李建男、燈籠工藝林胤騰等10位工藝大師作品參與展出。
這次特展不僅是一場難得的文化藝術饗宴、國際交流對話,更是一個思考信仰、藝術與文化交融的平臺。
縣府期望透過這場難得的跨國文化交流盛事,促進大眾對傳統藝閣及宗教工藝的認識,讓更多人置身於這場信仰與藝術的對話之中,找到心靈的共鳴與文化的感動。
此外,為讓民眾更了解日本青森睡魔與臺灣燈籠的工藝及藝閣文化,特別邀請日本青森睡魔祭燈藝師林廣海與臺灣林胤騰及李建男進行交流。
4月11日及12日將在北港文化中心室內走廊工作區,現場分別製作青森睡魔媽祖燈籠、北港手工竹編燈籠、臺灣千里眼順風耳燈籠等作品,讓民眾能近距離欣賞工藝師的創作與互動。
同時4月12日下午2點在北港文化中心,由日本青森睡魔燈藝師林廣海及北港工藝師辦理交流講座。
讓來觀展民眾可以更深入了解日本青森睡魔祭的精彩內容、北港真人藝閣遶境,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又為什麼會有丟禮物、糖果的習慣及藝閣精彩之處又應該怎麼看!
本次「2025神工傳藝-雲林縣北港藝鎮文化季「神工藝境:北港藝閣文化特展」,即日起持續展至5月14日,歡迎全國民眾前來觀賞。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