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根據雜誌的肥胖城市調查,去年高雄BMI過重或肥胖人口比例高達41.3%,是六都最胖;減重30公斤的高市議員鄭孟洳分析,肥胖原因很多,包括職業、生活型態、機車與地方美食等;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則提出另類看法,認為與「空氣污染的暴露程度」有關,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身為BMI最高的城市,不是光彩的事」,將責成衛生局擬定促進健康相關計畫。
「康健雜誌」進行永續健康城市大調查,近日結果出爐,2024年高雄肥胖率是六都唯一比例正成長的城市,BMI過重或肥胖人口比例高達41.3%,平均每5個人,就有2個人過重,成為六都「最胖」。
減重30公斤的高市議員鄭孟洳曾於日前質詢指出,高雄肥胖率在六都排名第一,38個行政區有24區的BMI超標,其中桃源62.9%、那瑪夏57.3%,她分析肥胖原因很多,包括職業、生活型態、機車與地方美食等,憂心肥胖問題不只會影響市民個人健康、也牽涉城市發展,市府應該正視。
陳姓民眾則認為,除了夜市的美食與手搖飲,是導致肥胖的原因,高雄人喜歡騎歐兜邁,運動量太少也是原因。
不過,家庭醫學專科醫師王姿允於臉書粉專提出另類看法,她認為與「空氣污染的暴露程度」有關,「空氣污染」與「肥胖」之間的關聯性,近10多年來在流行病學與基礎研究中都逐漸被提出,藉由健檢資料與 PM2.5、NO2等暴露資料,發現長期空氣污染暴露與代謝症候群的高度關聯性。
王姿允指出,高雄在PM2.5年均濃度、紅色警戒天數的數據,都在全國前三名,且整體機車使用率超過60%,是五都之中最高,「空汙是數據看得到的最糟前三名,又是暴露增加的狀況,先不管美食如何,就已經是一個肥胖的確認危險因子了!」,空污也會間接影響肥胖,網友吃驚說傳說中的吸空氣也會胖!」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