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與亞太暨台灣永續獎揭曉,雲林縣政府延續前兩年橫掃佳績氣勢,今年再度交出亮眼成績單,縣政府與所屬局處合計榮獲37座獎項,勇奪全國最大贏家!
其中縣長張麗善榮獲「台灣傑出永續治理首長獎-地方組典範」,副縣長謝淑亞榮獲「頂尖永續長獎」殊榮,展現縣府團隊在永續治理上的卓越表現與領導力。
同時雲林縣也榮獲宜居永續城市獎「Excellent City」,顯見雲林縣在社會包容、多元文化、低碳永續、氣候行動等推動都有亮眼表現。
2025 APSAA & T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今天(11日)至13日於台北世貿舉行頒獎暨開展典禮,縣長張麗善今天帶領縣府各局處主管一同出席頒獎典禮,與各局處主管共同見證榮耀的時刻。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政府繼去年榮獲27座獎項後,今年再度突破,榮獲37座獎項,展現縣府推動永續治理的深厚實力,締造全國縣市的領先佳績。
在各面向的實踐中,縣府團隊共獲得金獎6座、銀獎13座、銅獎14座、特優1座,涵蓋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金獎1座及銅獎1座,展現從氣候行動、環境教育、社會共融到產業創新等多元領域的卓越成果。
獲獎方案涵蓋社會安全、產業升級、智慧農業、公共服務數位化、文化保存與環境永續等面向,落實「不遺落任何人」施政理念。從青少年到長者,從社區到縣政,逐步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打造共融、韌性且具前瞻性的幸福家園。
張縣長說,本次獲獎的案例橫跨多個局處,包括計畫處的「雲林產業淨零轉型服務」、「時尚循環 蚵技雲林」、社會處的「Tech × Assistive Care: New Governance for an Aging Society in Yunlin (輔具RPA流程機器人)」、水利處的「雲林溪水環境永續行動」。
以及文觀處的「Shibi Bamboo Forest: A Community-based Forest Therapy Model for Sustainability (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季)」、農業處的「雲鮮農續寫農業新篇章」、城鄉處的「ShiBi Bamboo Recreational Forest Plan (石壁竹創森)」勞青處的「智慧銀髮 友善職場」。
另有教育處的「智慧教育.點亮偏鄉未來」、地政處的「地政服務零距離」、環保局的「多元永續、深耕環境教育」、衛生局的「護肝雲林,健康同行」、消防局的「韌性消防 永續雲林」、警察局的「打詐雲林隊 永續零詐騙」等。
這些行動不僅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更將雲林在地的文化、環境與社會特色,轉化為國際可借鏡的永續典範,體現「越在地,越國際」永續精神。
張縣長指出,今天縣府團隊能夠拿到這麼多的獎項,她非常開心也很感動。對於榮獲「永續治理首長獎」,這是對「幸福雲林,永續上場」願景的肯定,成果來自局處協力與縣民支持。
副縣長謝淑亞榮獲「頂尖永續長獎」,縣府首度獲「宜居永續城市獎」肯定,雲林以推動防災社區、共享交通、垃圾全循環、全齡公園與高齡友善空間等措施,並透過VLR展現透明治理,逐步建構安全、健康與包容的永續家園。
張縣長表示,雲林縣此次勇奪37座獎項,展現文化保存、智慧農業、低碳轉型與公共服務創新等成果,是對縣府團隊的最大肯定,也顯示永續努力逐漸獲得認同。
縣府強調的永續發展不是口號,而是長期目標,將持續推動跨世代、跨領域、跨部門協作,深化治理韌性,逐步實現「智慧永續農工商科技城」藍圖,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幸福家園。
9月11日至13日的「2025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雲林縣政府於「永續生活區」110攤位設展,聯合水利處呈現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及雲林溪治理的推動成果,凡至雲縣攤位參與互動,即可獲得限量精美小物。(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