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YOUNG三條崙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智慧證書管理系統
嘉尚好禮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廠商廣告

花東特派員張柏東/台東縣報導

臺東卑南族建和(射馬干)部落Ayawan(主祭、頭目)的哈古,長年以木雕創作承載並傳遞部落文化。(臺東縣政府/提供)
臺東卑南族建和(射馬干)部落Ayawan(主祭、頭目)的哈古,長年以木雕創作承載並傳遞部落文化。(臺東縣政府/提供)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為傳統工藝文化保存者進行紀錄與推廣,期盼藉由木雕藝術深化大眾對工藝與族群文化的理解,推動「阿美族都蘭部落及卑南族建和(射馬干)部落木雕保存維護計畫」,繼首場《復返之間:希巨·蘇飛》強調藝術家於時間、空間與文化的三重追尋,終場展覽《燦爛的記憶:哈古藝術創作》聚焦於木雕做為部落文化的記錄與見證,展現其多重詮釋與敘述語彙,歡迎對於木雕或原住民族文化有興趣的藝文界人士踴躍前往欣賞。

《燦爛的記憶:哈古藝術創作》自9月17日至25日於臺東美術館大文創教室展出,展覽以「雕刻進行文化紀錄,記錄部落生活與過去共同記憶」為核心,作品涵蓋「傳統生活」與「文化記憶」兩大類型,透過哈古的創作看見卑南族建和(射馬干)部落的日常樣貌,以及族群文化在共同記憶中的再現與傳承。

縣府文化處表示,本身為台東卑南族建和(射馬干)部落Ayawan(主祭、頭目)的哈古,長年以木雕創作承載並傳遞部落文化,使得族群文化傳承擁有延續的可能,更是體現於將建和部落打造成漂流木木雕藝術村,對文化傳承具高度與廣度的代表性人物,哈古說到,過去部落是以漂流木來生火,在聚會所裡的火持續不滅,讓長者可以烤火取暖,也是族人的火種。他以木頭來雕刻作品,也有薪傳的意涵,以作品紀錄原住民的生活,讓文化得以淵遠流傳。誠摯邀請各界蒞臨參與《燦爛的記憶:哈古藝術創作》展覽,一同感受哈古以木雕銘刻的文化厚度與族群記憶的光芒。

分享

各界齊聲反對|扯下拆除公告,臺東蔣公銅像不拆了!

披星戴月、日夜趕工|馬太鞍溪橋遭洪流沖毀,已完成便道路基南下線約180M、北上線約80M、移排水道約100M,全力趕在10/15日前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