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東海之夏
嘉義市防災資訊網
拒售菸品喬裝測試
114雲林全運會
旅讀水林狀元村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雲菁人才培育年
嘉義市購物節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業配廠商

【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今天(19日)舉辦「雲林國際智慧城市第二次雲菁人才培育工作坊」延續首場「啟航」主題,縣府今年度和國際智慧城市論壇ICF的歐洲策略夥伴BABLE合作,透過「雲菁人才培育年」,縣府提供多元學習資源與國際合作。
 
縣政府從核心管理職能、專業能力提升到AI賦能,培養新世代雲菁,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效能,致力打造雲林成為智慧治理、數位創新與產業升級的示範基地。
 
副縣長謝淑亞致詞時表示,智慧科技是推動地方轉型的關鍵動能,但是智慧城市不是單純採購科技,關鍵在於把「治理與機制」設計對位。
 
智慧城市要能長期運作,必須以準企業化思維管理資產與現金流:清楚的成本分攤、績效指標與回收機制,讓市民與參與者看得懂錢從哪裡來、服務如何變好,決策也能更快速、更可信。
 
謝副縣長說,以企業化治理與公私協力PPP思維建設城市,強化效率、透明與長期投資力,讓城市發展可持續、可擴張、可被檢核。
 
本次工作坊提供國際級學習環境,邀請國際智慧城市專家Peter Portheine、智慧城市顧問 Tamlyn、恩荷芬品牌塑造人Peter Kentie等人參與。
 
由Tamlyn介紹全球城市身份發展的一種方法,透過定義核心敘事,整合城市身份、策略重點和關鍵議題,構成國際品牌的基礎。
 
另由Kentie分享恩荷芬的國際品牌轉型之路分為3個階段:開發品牌、向世界講述故事以及利用品牌與當地社群建立聯繫。
 
Kentie指出,與當地社群建立聯繫的做法,是讓公民參與城市品牌塑造及推廣過程,而不是由政府決定城市的身分,當居民被問及喜歡自己城市的哪方面,以及對自己城市想像是什麼,這種分享氛圍將成為城市品牌宣傳和擴散的力量。
 
Kentie強調,建立強大、清晰的品牌是一項長期承諾,恩荷芬花了10年時間,才成功確立了自己的故事,並被世界所理解。
 
此外國際智慧城市專家Peter Portheine,也在此次工作坊持續協助縣府釐清雲林縣在數位基礎設施、經濟發展、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等面向的優勢與待補強處。
 
謝副縣長表示,今年在BABLE帶來「三螺旋模式(Triple Helix)」與「導航器框架(Navigator)」方法論支持下,並提供國際觀點與意見,雲林已完成多項專案與系統盤點,越來越多地運用三螺旋模式,以及公私協力PPP策略來推動雲林。
 
譬如雲林縣政府推動「雲林縣高鐵青年社會住宅興建營運移轉(BOT+有償PPP)案」及「雲林縣人文公園社會住宅興建營運移轉(BOT+有償PPP)案」2案,採有償PPP架構,引入民間投資與營運。
 
以未來可預測現金流分期支付,降低政府一次性財政壓力,並以透明契約設計與監理機制,兼顧公共性、可負擔與維運品質。
 
謝副縣長說,本次工作坊進一步分享國際智慧城市近年發展趨勢,越來越多歐、美、加、南美新一代智慧城市,不只是導入科技,更是以制度與融資設計,讓科技「可被負擔、可擴張、可長期維護」,我們看到了觀念的轉變。
 
第一傳統上,PPP模式多用於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但現在國際上越來越認識到規模較小、靈活的PPP項目被視為是創新專案,在多個領域上具有投資價值。
 
第二PPP模式有助於彌補公共資金缺口,缺乏智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城市,可透過PPP模式吸引私人投資,從未來預算中分期支付,或分享專案產生的新收入。
 
第三歐美政府和人民普遍對與企業運行效率信任度,大過政府運行效率信任,這樣背景使政府能夠透過整合私人企業資源和營運效益,提高建設效率和公共設施服務的有效性。
 
最後,各國政府和國際間開發銀行,已持續一段時間啟動了創新融資,用以支持城市規模的PPP項目,讓城市得以實現更具影響力和永續發展的專案,從國際智慧城市評選和競賽中的獲獎專案和城市案例,也反映了這一趨勢。
 
謝副縣長指出,雲林透過國際智慧城市論壇ICF的網絡,認識美國、加拿大、祕魯、厄瓜多、歐洲等各地城市,並透過和歐洲策略夥伴BABLE合作,持續推動在地化智慧城市策略與方法。
 
她認為智慧城市的成功,不只是買設備,而是把治理與機制「設計對」,把資產、現金流與責任打理得像一家好公司,民間資本與創新就會願意長期進場,城市也能用更穩、更快方式,讓市民看見服務升級的成果。
 
雲林縣政府將鼓勵各局處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建構智慧治理體系,以「人才、科技、創新」為核心,讓創新逐年累積成為城市競爭力,推動雲林持續邁向智慧、永續的未來。

分享

雲林犯保舉辦114年度「春光巧語・馨靈港灣」馨生保護服務據點啟用 兼具溫暖與療癒功能〜

雙手守護農業的心跳聲〜雲科大USR實作農機保養工作坊 點燃古坑桂林社區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