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煙火節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智慧證書管理系統
嘉尚好禮
光影夢境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業配廠商

【記者陳信銘/高雄報導】立法院17日三讀通過「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回應平埔原住民族群20餘年來正名訴求,高雄目前約有17萬平埔族人,專法通過後,族人發出不鳴之聲,認為自己淪為「次等原住民」。
 
清康熙22年(1683年)台灣納入版圖,百姓被分成「民」(來自中國墾殖者)、「番」(原來居住在台灣的土著)兩類,「番」又依接受治理、教化程度分為「熟番」、「生番」和「化番」(歸化生番)。
 
台灣平埔族群熟番眾多,依學者區分約略有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au)和大武壠(Taivoan)等10個族群,其中,西拉雅族一般又區分為西拉雅四大社(原住於台南平原新港、大目降、蕭壠、麻豆四社)和大武壠四社(原住於台南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平原地帶的頭社、霄里、芒仔芒、茄拔四社)兩群。
 
經統計,高雄目前約有17萬平埔族人,佔全國第二多,其中大武壠就占有1/4,昨專法通過後,族人不滿認為,平埔族也是原住民之一,但原住民是「先有身分,再有族」,只要具有原住民身分,不論是阿美、排灣族,都享有原住民身分帶來的權益。
 
但專法卻要求平埔族得「先有族,才能有身分」,族群必須通過審議才得以具有身分,且專法中也沒有保障享有「原民保留地」等保障,形同淪為「次等原住民」。
 
長期從事平埔族群研究學者、高苑科技大學副教授簡文敏指出,《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可以說是「不平等、被分類的法」,但既然法律已通過,未來將持續協助平埔族人爭取相關權益,讓這群長期受欺壓的平埔族人能迎來自己的「轉型正義」。

分享

陳光復為光明社區發展協會揭牌 期許凝聚社區力量永續發展 陳黃淑媛表示,歷時28年,光明社區發展協會終於成立,這是光明里所有志工抱持真心誠意、為民服務精神共同努力而來,希望每一步都帶著希望,讓希望成為養分,使社區更美麗、更光明。她會帶領大家讓社區更好,使每個角落充滿歡笑、陽光與歡樂。也希望社區能成為大家共同分享、回憶過往時光的地方,因為「社區就是我們的家」。

高雄國際冬季旅展殺很大日、韓行程搶手十月十八日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