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煙火節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智慧證書管理系統
嘉尚好禮
光影夢境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廠商廣告

【雲嘉特派員陳信利/嘉義市報導】嘉義市再度在全國永續評比中脫穎而出!市長黃敏惠今天(22日)出席《今周刊》2025年「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發布記者會,嘉義市以堅實的韌性治理與跨域永續作為,第四度榮獲「永續城市特優獎」肯定,展現嘉義市推動幸福永續城市的決心與成果。
 
市長黃敏惠感謝《今周刊》及嘉義市民的高度肯定,自《今周刊》將非六都城市納入評比以來,嘉義市第四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
 
「這是一件不容易的成就!」黃市長說,這份榮耀屬於全體市民與市府團隊,也讓市府團隊更具使命感,持續以行動落實「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城市願景。
 
黃市長回顧表示,今年7月嘉義市遭逢120年來首度正面登陸的颱風「丹娜絲」,全市一度超過12萬戶停電、路樹倒塌超過1萬棵,街道滿目瘡痍。
 
市府立即啟動「搶通、去化、清理、復原」4階段應變機制,僅5天便完成主要道路搶通、迅速恢復運作,充分展現城市的「韌性治理」成果。
 
風災對嘉義市造成重創,嘉義市甚至首度動用所有災害準備金,仍不足支應,災情嚴重可見一斑。
 
黃市長指出,嘉義市能在災害中快速的站起、迅速的恢復,除了平日對韌性治理的投入,也要感謝中央與全台13縣市第一時間投入支援,展現「同島一命」的精神。
 
同時呼應聯合國SDGs目標中第17項「建立夥伴關係」,她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唯有跨域合作,才能讓城市更強韌、人民更安心。
 
黃市長表示,儘管各縣市在發展上有優勢與劣勢,但大家的生命力和韌性是相似的,「願意努力,也願意互相支援」,這是臺灣很可貴的力量。同時,每一次的災害挑戰都提醒地方政府,要更加警覺並提前做好準備。
 
市府團隊在人民的需要當中,找到政策著力點,兼顧經濟、社會與環境發展三大目標,達到「經濟要共榮,社會要共創,環境要共生、未來才能共好」,這也正是市府團隊與市民共同的期待。
 
今週刊發行人梁永煌大讚嘉義市是歷年得獎常客,今年第四度獲永續城市特優獎肯定,「黃敏惠市長的治理能力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社會、經濟、環境三力表現面面俱到,都在非六都中擠進前五名,成績亮眼、發展均衡!
 
《今週刊》報導中更指出,「嘉義市醫療資源重鎮 市民友善場域多」,由於嘉義市地理適中,民眾就醫方便,全市約有54%就醫者來自外縣市,醫療和長照服務範圍不限於市民,更擴大服務雲林縣、嘉義縣和北台南民眾,品質備受肯定。
 
此外,嘉義市擁有全台最高的「每萬人公園、綠地、兒童遊樂場、體育場所及廣場面積數成長率」,在各項環境指標相當亮眼。
 
黃市長透過運動設施及場域再升級,提供參與運動的市民更安全、舒適、友善的運動環境。作為全方位均衡發展的特優生,嘉義市期待繼續在邁向永續道路上,為民眾帶來美好生活
 
《今周刊》自2020年起推動「永續城市調查」,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指標,綜合評比地方政府在「社會力」、「經濟力」及「環境力」三面向的表現。
 
2021年起首度將非六都縣市納入調查至今,嘉義市已是第4度榮獲非六都縣市之「永續城市特優獎」,嘉義市多年來穩居前段班,並以「韌性治理」與「永續實踐」為亮點,成為全台非六都永續城市的代表!(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分享

《今周刊》「2025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 雲林縣榮獲「最佳首長信任獎」、「永續創新獎—環境力特優」肯定!

嘉義縣榮獲《今周刊》永續城市特優獎及最佳首長信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