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中央政府執政無能、資源分配嚴重失衡,導致花蓮近年水患頻仍,民眾生命財產遭受嚴重威脅。黨團表示,民進黨執政近十年,治水預算向來偏袒南部綠營縣市,東部花蓮淪為二等公民。近期2025年9月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造成19人死亡,5人尚失聯,另外一人怪手司機(桃園)若也算進來,就是20人死亡慘劇,正是民進黨忽視東部防災的鐵證!黨團強烈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及總統賴清德,立即檢討預算分配機制,追加花蓮治水經費至少翻倍至每年50億元以上,否則東部人民將繼續為綠營的政治算計付出血淚代價。
回顧過去十年(2015-2025年),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在花蓮的治水預算僅約30-40億元,遠低於南部縣市如台南的446億元或嘉義的百億規模。這筆杯水車薪的經費,主要用於零星河川疏濬、堤防修建及區域排水改善,如花蓮溪、秀姑巒溪項目,但面對極端氣候變遷,根本無法應對!
民進黨政府宣稱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2017-2024年)投入800億元於水環境改善,卻僅分配花蓮1億5986萬元,用於馬太鞍溪防洪強化等小規模工程。相比之下,雙北地區整治基隆河流域,竟獲超過1600億元天文數字預算,暴露民進黨的黨派偏袒與地域歧視。國民黨議會黨團痛斥,這種不公待遇,不是財政問題,而是民進黨將資源集中於綠營票倉,忽視藍營執政的花蓮,導致東部防災基礎薄弱,每逢颱風或暴雨,就釀成慘劇。
2025年9月堰塞湖溢流事件,更是民進黨無能的活生生例子。災情發生後,行政院長卓榮泰竟公開指責花蓮縣政府疏散「有瑕疵」,試圖將中央責任推卸給地方。這不僅是甩鍋,更是對東部人民的侮辱!事實上,堰塞湖問題早在20年前就已浮現,民進黨前領導人如陳菊、蔡英文皆承認「治水8成責任在中央」,如今卻反口成舟,無視中央的資源優勢與全局掌控能力。
 花蓮縣長徐榛蔚領導的地方團隊已盡力自編逾20億元防洪韌性預算,用於排水系統升級,但中央補助仍是關鍵。民進黨政府實際上獨厚西部縣市補助,忽略花蓮的長期需求。 
中央補助地方的防汛、治山防災經費遲遲無法到位,直接犧牲花蓮安全。過去中央政府總治水預算超過4400億元,卻讓南台灣與北部獨享大餅,花蓮等東部縣市僅獲邊緣份額。這不只是資源不均,更是政治權謀的結果!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在此鄭重呼籲:民進黨政府必須立即兌現「均衡台灣」的承諾,優先追加第九河川分署的花蓮預算,涵蓋堤防修建、智慧防災系統升級及河川綜合治理。至少將年度經費提升至50億元以上,並納入2026年總預算中。縣議會將團結人民,向中央施壓,絕不允許綠營繼續以黨派考量凌駕民生。否則,下一場水患,將是民進黨一再失信於民的鐵證!花蓮人民已忍耐太久,我們要讓中央聽見我們的怒吼:加大治水預算,守護東部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