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禮清/嘉義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鎮院國寶的北宋巨碑式山水名作,包括有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首度合體至故宮南院於11日起展出,推出重磅特展「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限展42天,故宮歡慶百年、南院十年,三幅巨作不僅是藝術史上的重要經典,也象徵故宮百年典藏的深厚底蘊。
故宮南院11日舉行「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北宋山水畫」開展典禮,學術界、文化藝術代表及眾多媒體齊聚一堂,由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副院長余佩瑾、中央研究院院士石守謙、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J. P. Park、美國哈佛大學教授Yukio Lippit、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板倉聖哲及九州大學教授井手誠之輔、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李碧菁…等貴賓共同揭開序幕,凝聚各界對故宮百年的祝福。
總策展人余佩瑾副院長主持精采對談,書文處策展人許文美副研究員及陳建志助理研究員、南院處策展人朱龍興副研究員分享三幅山水名作的觀看視角與展出歷史脈絡,使現場瀰漫著北宋山水畫境的迷人魅力。
蕭宗煌院長表示,北宋這三件巨碑式山水畫名作,不僅是藝術史上的經典,更代表畫家對自然、宇宙與生命的深層體悟。范寬〈谿山行旅圖〉筆下崇山峻嶺的壯闊,展現天地大觀的氣勢;郭熙〈早春圖〉描繪雲煙流轉,蘊含天人合一的哲思;李唐〈萬壑松風圖〉則以斧劈剛勁筆法,開創承先啟後的山水風貌。
北宋這三幅山水畫也是經文化部指定公告為「國寶」的限展書畫藏品,至少三年為期,每次限展42天,過去雖曾合體展出過3次,而這次特別規劃至南院展出係因南院擁有挑高清透的玻璃展櫃,將呈現最優質的展示效果。今天在嘉義合體極具歷史性,將成為故宮百年及國際藝術年表上的重要篇章。
總策展人余佩瑾副院長指出,故宮百年歷程自開館以來,見證皇室文物匯聚與傳世。郭熙〈早春圖〉在開館首日展示於坤寧宮第一陳列館,堂堂大山成為觀眾爭相欣賞的焦點;透過公開展覽與觀眾對話,詮釋方式得以與時俱進。范寬筆下的山勢雄厚、意境悠遠;郭熙描繪早春山林的生機與靈動;李唐則以斧劈皴開啟南宋新風格,三者構成山水畫境的巔峰。余副院長表示,這三幅山水畫在藝術史上占重要地位,多次展出不僅激發研究討論,同時深化觀眾對於這三幅作品的藝術欣賞與認識。
展出期間,故宮南院以創新方式鼓勵觀眾親近國寶,推出多項趣味與互動兼具的活動。邀請林志玲、日本首席聲優梶裕貴先生與中央廣播電台白兆美女士,為三幅巨作錄製華語、日語、韓語語音導覽,另有兒童版及客委會贊助的客語版本語音導覽,觀眾可以多元語言穿越時空,聆聽名人聲線詮釋千年畫境。
故宮南院特別與台灣大哥大合作推出「MyMoji 3D貼圖」,觀眾掃描QR Code即可化身宋代旅人,走入畫境中,體驗文青風格的動態貼圖樂趣;另外還設計互動心理測驗「關於我成為時空旅人,闖入宋代山水畫的故事」,邀請觀眾化身五種「山水旅人」角色,探索畫中世界;南院更與雷諾瓦合作開發拼圖,並舉辦「國寶拼圖王大賽」,11月16日及12月27日共計4場次,邀請觀眾組隊挑戰,在拼合過程中細賞北宋山水之美。
故宮南北院共同辦理百年院慶,除了回顧歷史,更期許未來,這座「全民的故宮」將持續深化典藏研究,以開放多元的策展敘事與教育推廣策略,和大家共享文化價值。南院十年來,不僅致力於多元的研究策展及亞洲藝術交流,同時也推動在地連結及跨域合作。故宮百年以「100+」為院慶主題,象徵百年光輝不止於此,更是南北院持續向前的進行式。

故宮博物院鎮院國寶的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首度合體至故宮南院隆重剪綵展出。(圖/記者任禮清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