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哲翰教授/專欄)在現代社會,警政已不再只是街頭巡邏、查案或抓捕罪犯。台灣的警察,面對的不只是犯罪本身,還有科技、社會信任、媒體壓力與跨領域挑戰。前警大教授、警界孔子高哲翰講座教授認為,現代警政的核心在於 智慧、邏輯、風紀、法治與跨領域整合,這不只是理念,更是對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實際要求。
智慧警政與科技偵查:數據與邏輯的結合
AI、大數據與科技偵查已成為警政的新工具。犯罪預測、詐騙金流分析、電子鑑識、跨域資訊整合,都是提升警政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高哲翰提醒,科技只是工具,沒有邏輯判斷與專業風紀的支撐,科技反而可能造成誤判或侵害。
張榮興署長亦指出,智慧警政需結合跨領域合作:金融、電信、學校、社群平台、媒體及政府部門,共同打造防詐、預防犯罪的全國性生態網絡。
程序正義與法治:警察行動的底線
依法行政是警察的核心。依據《警察法》、《刑事訴訟法》、《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個資法》等規範,每一次執法行動都必須遵守程序正義、人權保障與比例原則。高哲翰教授強調:「程序正義不只是約束,更是警察保護自身與維護社會正義的盾牌。」
風紀與專業倫理:信任的基礎
警察風紀直接影響社會對警政的信任。嚴守廉潔紀律、杜絕濫權與政治干預、建立內部監督與申訴制度,是維護警察尊嚴與執法權威的關鍵。正如高教授所言:「風紀不是束縛,而是警察最寶貴的信任資本。」
跨領域警政與全民參與
現代犯罪,尤其是詐騙與跨國犯罪,無法單靠警察單位解決。跨領域警政整合了 科技、教育、金融、媒體與社群平台資源,並推動全民參與防詐機制。高教授指出,這是現代警政不可或缺的智慧策略,也是保障全民財產安全的關鍵。
生命教育與文化素養:警察的內在力量
警察工作壓力大,心理韌性、壓力管理與職業尊嚴尤為重要。同時,藝術與文化素養能提升觀察力與同理心,讓執法更具智慧。高教授認為,文化與教育素養是警察面對複雜社會挑戰時的重要內在力量。
媒體與民意溝通:透明、專業、真誠
良好的媒體與民意溝通,是現代警政不可或缺的一環。資料公開、即時說明、理性回應與禮貌互動,有助於建立社會信任與警察形象。
結語:智慧、邏輯、風紀與跨領域並行
張榮興署長與高哲翰教授理念一致:智慧警政、邏輯判斷、風紀守護、法治觀念、文化素養、跨領域整合、媒體與民意溝通,是現代警察的必備素養。唯有各元素並行,才能造就真正 人民信任、社會尊重、國家安全兼備的新世代警政。
報社資訊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