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YOUNG三條崙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智慧證書管理系統
嘉尚好禮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廠商廣告

 〔記者周為政永靖報導〕「從課本到田野」,彰化縣永靖鄉福德國小推動戶外教育,前往苗栗「裡山塾」基地,師生進行一場深度移地教學。


校長卓鴻賓說,落實教育部戶外教育推廣使命,福德國小1、2年級師生前往位於「苗栗」的環境學習基地「裡山塾」,此次不僅是校外參訪,也是福德國小實踐戶外教育重要課程,今年是二度造訪的2年級生和1年級新生參與,主題課程「淺山食與農,拜訪里山好植感」。


卓校長說,師生用「裡山塾」豐富場域資源,透過體驗學習,從拼圖認識環境到手作體驗,進而對這片土地的了解和愛護。


卓校長指出,「拜訪里山好植感」課程設計,緊扣「五感體驗」和「在地連結」,內容涵蓋四大主題,將環境教育、食農教育、閱讀教育和品格教育完美融合,首先以「裡山拼圖」破冰,透過趣味遊戲,讓孩子建構里山與淺山概念,了解人與自然共存產業樣貌,接著進行「散步裡山有植感」,學生直接走入裡山塾園區,用視覺觀察色彩,用觸覺感受質地,用嗅覺品味自然。


重頭戲「手抄紙卡好質感」與「手作地瓜圓體驗」,卓校長說,孩子利用大自然餽贈的植物纖維,製作獨一無二的手抄紙卡片,親手從處理地瓜原料開始,揉製出一顆顆圓滾滾地瓜圓,最後煮成溫暖甜湯,一系列活動旨在讓學生跳脫課本框架,透過身體力行,重新找回人與土地間最純粹的連結,將這份感動轉化為愛護環境具體行動。


卓鴻賓校長表示,戶外教育核心價值在於培養學生「帶著走的真實能力」,教室內知識傳遞固然重要,但透過真實的體驗學習才能給孩子深刻文化和感官刺激,開拓孩子的學習視野。


卓校長強調,「裡山塾」課程提供絕佳跨領域統整學習機會,學生在手作地瓜圓中學習食農知識,在觀察植物中印證自然科學,在團體活動培養品格素養,希望孩子不只是看到大自然,而是感受大自然,進而學會尊重生命,愛惜資源,這正是福德國小推動精緻教育和全人發展重要目標。


主任林芬如指出,「裡山塾」提供讓孩子靜下心來的場域,這種沉浸式學習環境,對低年級學生建立環境意識至關重要。



兩位導師陳美雲、林美惠表示,課程是教學完美延伸,在課堂上教導孩子認識植物,珍惜食物,在郊外觸摸植物纖維,親口吃到自己做的地瓜圓,這種知行合一的感動,會深烙印在孩子心中,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分享

2025南投花卉嘉年華盛大起跑 千萬旅遊獎勵帶動觀光消費

中埔警分局宣導交通疏導管制措施 協助嘉義雙潭馬拉松菁英賽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