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YOUNG三條崙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智慧證書管理系統
嘉尚好禮
雲林表演廳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雲林縣立田徑場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114雲林全運會
廠商廣告

花東特派員張柏東/花蓮縣報導

玉里勝宮

下元補財錄庫是:反省檢討修正所作所為,有些是有過而不自知,被天上功曹遞奪福錄,致使錢囊羞澀,藉此功德法會填回祿庫,待來年追回,以保福祿壽全,財源亨利。

下元解厄/補財庫
國曆12/6日(農曆10/17日)|玉里勝安宮消災轉運賜財大法會,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新聞辭典:下元節

中國傳統節日

下元節中國節日之一,時間在農曆十月十五,是「水官大帝」的生日,相傳當天該神會下凡人間為民解厄之日,這天人們會準備香燭祭品拜祀水官大帝,以求平安。因此又稱「消災日」、「謝平安日」、「下元水官節」。

此時,正值農村收穫季節,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穀磨糯米粉做小團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又,舊時俗諺曰:「十月半,牽礱團子齋三官」。原來道教謂是日是「三官」生日,道教徒家門外均豎天杆,杆上掛黃旗,旗上寫著「天地水府」、「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消災降福」等字樣;晚上,杆頂掛三盞天燈,做團子需三官。民國以後,此俗漸廢,惟民間將祭亡、燒庫等儀式提前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舉行。

有說三界爺(三官大帝)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而其生日分別是:上元節(元宵)、中元節下元節

起源與歷史

農曆十月十五日,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門有三官大帝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的誕生日,亦是為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中華風俗志》也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號稱謝平安。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齋三官」之俗起源甚早。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又河北《宣化縣新志》:「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可見唐宋時代道教對此已極為重視。而道教諸神之中,「三官」地位頗高,特別是在黎民百姓之中影響較大,其起源乃是土生土長的原始民間信仰中人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對應著飲食表達。下元節這天,正值農村收穫季節,很多地方人們用新穀磨糯米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因此有俗諺云:「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道教徒家門外均豎天杆,杆上掛黃旗,旗上寫著「天地水府」「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消災降福」等字樣。民國以後,此俗漸廢,下元節少了一道風景。

對於水官的崇拜,南方比北方流行。據公開資料顯示,在常州一帶,因其地屬江南水鄉,農村多種水稻,副業捕魚捉蝦、駛舟航船等等皆與「水」有深厚的緣分,所以農家對「水官生日」特別重視,多於此日「齋三官」(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而由於「水官解厄」說法的流傳,即每逢下元節來臨,水官下凡巡查人家善惡,為人們解除災難,因此,家家戶戶會張燈結彩,在正廳掛上一對提燈,並在燈下供奉魚肉水果等物。

習俗

節令食俗

飲食風俗是節日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長期的、眾多的節日活動的實踐中,形成了獨立的、特殊的節令食品,諸如春節吃甜餜咸餜,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它同其它風俗習慣一樣,作為民族的一種共同情感、共同心態。統一著人們的節日行為,對節日的生存、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這一天,人們在家中做糍粑並贈送親友,蒸麻腐包子等,據說吃麻腐包子是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北方在下元節的時候吃豆沙包,南方下元節在吃的方面則顯得比較的多,有芋子包、糍粑、麻腐包子、米果等。

祭祀活動

下元節,是民間信仰三官大帝水官洞陰大帝的誕辰。臺灣民間俗稱「三界公」(臺羅:Sam-kài-kong),即掌管三界之神,其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

除了廟宇的祭祀活動,下元節又溶進了許多農業生產中的祭祀風俗,使其又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鑲災邪、祈求豐收的農祀節日。福建省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乾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將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誠。每逢下元節來臨,水官下降凡間巡查人間善惡,為人們解除災難。家家戶戶張燈三夜,在正廳上掛著一對提燈,並在燈下供奉魚肉水果等。同時還會進行「水色」等戶外活動。水,和「水官」有關,色,色彩豐富。一般是紮彩船,在河中巡遊。水色由此得名。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分享

《東台灣美食篇》寒冬吃火鍋|不想吃得太油太膩,以自然蔬食為主的吉安鄉櫻田野養生休閒農莊,是最佳的選擇!

湖西鄉114年第二次鄉政聯席會報 聚焦垃圾掩埋場火災與焚化爐議題 陳鄉長表示,若建設焚化爐期程約六至八年,期間湖西仍需承受垃圾堆置及污染影響,呼籲縣府展現決心,一座焚化爐即可處理全縣每日約60至80噸垃圾。並提到馬公市廚餘量占全縣八成以上,應由各鄉市分擔處理,不應全數集中湖西。對於掩埋場管理權責,他指出若由環保局接管可行,但回饋金與責任應只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