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朝枝南投報導︺5月28日是世界經期衛生日(又稱月經日、世界月經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特別在校園裡面為了呼應月經貧窮與對接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將消除貧窮(No Poverty)、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及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的議題帶進校園中,特別在暨大揭幕了「免費衛生棉補給站」。也呼應非營利組織社團法人全球小紅帽協會在各級學校、教育單位的女廁內實施的生理用品共享計畫,透過在盒子裡可以取用生理用品,讓人們了解月經貧窮,進而改善月經不平等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UNFPA)的統計數字指出,全世界每天有8億個年齡介於15至49歲的女性正經歷月經/生理期這個正常的生理現象。諸多對於月經的不理解、汙名化等,導致生理女姓、跨性別及非二元性別人士等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許多刁難與困擾;在某些國家,當無法負擔生理用品時,有可能因未妥善清潔或使用生理用品產生併發症,導致經濟更加拮据等弱勢惡性循環,也就是所謂的「月經貧窮」。
武東星校長表示,配合先前5月15日的國際家庭日,以及5月28日世界月經日,特別邀請長期關注女性與性別議題的南投縣議員陳宜君,在校園內與師生共襄盛舉,希冀透過於校內架設「免費衛生棉補給站」,供有需要的同學免費取用,以及辦理「多元生理用品講座」,介紹衛生棉條、月釀杯及布衛生棉等多元生理用品,增加同學於選擇生理用品時的多元性,並藉由講座辦理,提升學生對月經貧窮現況的瞭解,也減少可能因使用錯誤/不當的生理用品清潔方式所併發疾病的機會,破除月經汙名化、提升性別平等意識,並對於環境永續發展、綠色環保盡一分心力。
暨大學生也是職員的歐陽蓉荷指出,看著幾個學校男性的一二級主管,熱烈地討論著月經的議題,讓辦公室的女職員紛紛靠近,好奇地瞭解會議的內容。看著幾個大男人,在討論要買什麼牌子的衛生棉、要怎麼在女生廁所設擺放衛生棉的小盒子、後續要由那個單位進行補充…..等等。突然覺得,因為月經貧窮與衛生棉共享盒的議題,開啟了男生對於月經的瞭解,也是促進職場性別平等與教育最好的範例。
報社資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