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特派員張柏東/花蓮縣報導
花蓮縣富里鄉有ㄧ個阿美族部落吉拉米代,ㄧ直都停留在50年代的童玩世界中,部落裡的「長者」個個都是「老頑童」,鄉長江東成慕名前往觀賞時,直稱讚是山中傳奇。
吉拉米代部落豐南社區活動中心,是當地居民的生活重心,3年前政府在這裡成立文健站,鼓勵長者每天到這裡做運動、唱歌跳舞、量血壓照顧身體,派駐有照服員劉小萍、陳惠智兩名溫柔體貼、美麗大方的阿美族姑娘擔任照服員,每天都有數十名長者在這裡溫馨互動,其樂融融!
照服員劉小萍、陳惠智慢慢的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這些長者個個都身懷絕技,什麼絕技呢?就是對於50年代兒時的童玩,不少人不僅在把玩方面是高手,在製作方面更是功夫一把罩,於是靈機一動,決定讓吉拉米代部落豐南社區活動中心,變身為讓老人家們戀戀舊情的童玩世界。
74歲的長者曾有德,在照服員劉小萍、陳惠智的安排下,首先教大家製作童玩鐵罐鈴瓏,這是許多中老年人兒時的重要玩具之一,那個似乎已經很久遠的年代裡,民生物資缺乏,玩具更是奢侈品,吃完的罐頭在創意和巧思下,就ㄧ個個變成兒時最佳的玩具了!
曾有德真的很有才,他還會製作趕鳥器,趕鳥器就是把ㄧ根長得較粗大的竹子剖開,但是底部還是黏在一起,農民巡田時看到一大群麻雀,就拿起趕鳥器不斷拍打,由於聲音又大又響,麻雀一聽嚇得紛紛跑光光!
曾有德除了會製作趕鳥器,還會製作趕鳥彈弓,當趕鳥器嚇不走麻雀、八哥時,這個時候就換趕鳥彈弓上場,把小石塊裝入趕鳥彈弓內,「咻」ㄧ聲飛脫而去,嚇得麻雀、八哥跑光光。
竹槍這種現代社會幾乎已經絕跡的古早童玩,沒想到在曾有德手上薪傳下來,要如何製作呢?首先截取ㄧ根竹子,然後再用另一根更細的竹子當推進器,一般都是用較硬的小果實當子彈,一拉一推,子彈(果實)就擊發出去。
竹蜻蜓也是曾有德的拿手絕活,用的材料是當時在鄉下處處可見的竹子,先削好竹翅膀,再搭配竹管發射器,上面鑿一個洞,用繩子當旋轉動力,輕輕一拉,竹蜻蜓就飛脫而去,在當時這可是三度空間高科技童玩喔!
古代沒有皮鞋,要穿鞋子都要自己織草鞋,這對77歲的林金釵來說,可是拿手絕活,她把這項技藝在部落薪傳發揚出去,如今部落裡的婆婆媽媽們,可是幾乎人人都會,個個都是魔法阿嬤喔!
72歲的林阿妹擅長編織水壺袋,登山、健行、打獵、打仗,現代化製品的水壺袋硬梆梆的,用來用去、看來看去,還是古早時代的好用!
吉拉米代部落豐南社區活動中心還有許多的驚奇,在這裡的刺繡不用繡花針,用的是開心果殼,而美觀的風鈴吊飾仔細一看,這才發現是蝸牛殼製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