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去年9月間在臺中市新社區大坑5-1步道旁國有林租地伐採案,因緊臨步道,受到關心地方的民意代表及環團等關切,反映該區屬珍稀動植物潛在生育地,東勢林區管理處即請有限責任臺中林業生產合作社暫停伐採作業,委託專業團隊辦理動、植物監測調查,期間並不斷與環團意見交流。
東勢林區管理處於10日上午在新社區中興嶺遊客中心召開後續處理情形說明會,現場邀請民意代表、環保團體、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及水利局、新社區公所、民眾、山友等,由東勢林區管理處處長張弘毅主持,經過充分溝通,初步獲得輔導臺中林業生產合作社朝向非以木材生產為目的發展的共識。
東勢處指出,伐採跡地位於臺中市大坑5-1步道東北側,海拔約650公尺,主要為闊葉林,部分區塊有台灣肖楠、杉木等造林木混生其中。為了解當地動植物生態,東勢處委託專業團隊於109年11月至110年8月間辦理動植物監測調查。
根據委託靜宜大學辦理動物監測調查結果,共調查到12 種保育類動物,包含鳳頭蒼鷹、東方蜂鷹、黃嘴角鴞、領角鴞、臺灣畫眉、青背山雀、藍腹鷴等10 種鳥類及2 種哺乳動物穿山甲、石虎。
在伐採區內有石虎出現紀錄,推測因石虎是淺山動物,多活動於疏林及農墾地鑲嵌地帶,對輕度人為干擾環境適應度高,疏伐或伐採後的林地因植被逐漸恢復及鼠類增加,致石虎出現頻度增加。
另委託中興大學辦理植群調查及監測結果,共記錄209種維管束植物,特有種有22種,紅皮書稀有植物有竹柏、光葉魚藤、臺灣紅豆樹、大葉苦櫧、土肉桂、降真香及菱葉衛矛等7種,歸化種24種。
參與說明會的荒野保護協會代表提到,該協會自86年起即開始觀察大坑5及5-1號步道生態,未來希望朝向可以讓民眾進行環境教育、林業永續經營的未來。台中林業生產合作社也承諾將以營造「健康林業」為目標,更期待與NGO團體共同參與。在與會人員的面對面溝通下,建立夥伴關係,為這片土地未來的經營目標,達到「共存共榮、永續經營」的共識。
東勢林區管理處表示,森林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也可以提供國人多元的服務價值,具有環境敏感、特殊景觀或有生態價值的範圍,透過政府與林農攜手合作,將能保持林地的永續利用與生物多樣性。
該處未來將建立參與式平台,並依據動植物監測調查結果,考量環境景觀及公益目的,緊鄰大坑5-1步道未伐採區域依「具生產性私有林限制採伐補償要點」限制伐採,並透過輔導機制及保障林主應有的權益下,引導林主經營型態轉型為非以林木生產目的之其他經營方式。
整體後續規劃發展森林療癒、生態旅遊及林下經濟,期望透過以「夥伴、多元、友善」為核心價值的林業永續多元經營方式,兼顧環境生態與山村發展,創造共好共榮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