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獻元台中報導】臺中市議員施志昌17日在議會財經業務質詢,關心物價漲是否會衝擊市府建設的推動。施志昌表示,臺灣物價消費者指數(CPI)與躉售物價指數(WPI)三四月年增率都出現明顯漲幅,從去年下半年市府就如南陽國小出現因物價漲而多次流標與減項發包的事件,為了穩定市府建設,應該及早因應。
施志昌表示,雖然從上週開始台灣新冠肺炎的防疫升到2級警戒,雙北更在週末升至3級,但全球許多國家已經陸陸續續在施打疫苗準備解封。而全球經濟也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回升,更因為去年川普的QE政策(無上限購債)與今年拜登的2.25兆基建預算,使得不管是產品或是各項原物料開始大漲。
施志昌指出,經濟回升通常伴隨著通貨膨脹,上週三晚間美國公布的四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與去年同期比較,原本預期是3.6%,實際結果是4.2%。
台灣上週也公布了四月的CPI與WPI,與去年同期比較分別上漲2.09%與9.62%(年增率),而在這些數字都反映了經濟回升的同時,也造成通膨的現象,尤其是WPI,這漲幅是十幾年來所未見的。
由於去年因為疫情這兩個指標有在下跌基期較低,但這兩項數字與上月做比較,也分別成長0.64%與0.59%,可以看出消費者物價與生產者成本已經在持續上漲。
施志昌詢問,經發局是否有了解WPI上漲後對臺中產業的衝擊?抑或是廠商都完全轉嫁給消費?最近各大企業的財報都陸續公布,許多企業財報其實也相當亮眼,但WPI的上升是否為臺中的企業帶來隱憂?
經發局長張峯源表示,確實在營建成本、工資等方面有出現漲價。企業方面,則有匯損吃掉獲利的現象。
施志昌表示,除了影響企業經營與民生消費外,他更關心的是這兩項指標其實也將衝擊政府各項的建設支出。如果WPI的成長代表生產者成本上升,市府在做各項建設發包時,勢必會受到廠商的成本轉嫁受到衝擊,尤其WPI要反映到CPI通常會遞延1至2個季度,現在已經可以預期未來漲價的情況只會更嚴重。
施志昌詢問財政局長羅仙法,去年底時,因為內部公務人員無法預估今年原物料會大漲,基本上還是用過去的成本來編列預算,市府是否有評估過這一波漲價是否會影響市府財政或是各項建設?有沒有掌握哪些建設可能預算不足而有流標疑慮或是又要減項發包的?
財政局長羅仙法表示,去年財政有盈餘就是很大一部分來自工程節餘款,今年這部分應會減少,至於會不會產生繭向發飆或多次流標,還需要先觀察。
此外,施志昌也表示,由於疫情衝擊,臺中市也停止各大夜市停業,但這部分僅限於合法攤商,未受管制的攤商也必須進一步宣導管制。另外,這些合法攤商都有繳交道路使用費,也希望經發局能夠減免停業期間的道路使用費。經發局長張峯源回覆,會自5月15日後來計算通盤考量減免的可能性。